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西荣魔协提供:魔术商业演出,舞台特效设计,魔术培训,道具出售,魔术定制服务等。
查看: 2182|回复: 0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1 12: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1.jpg


生活,往往使一个对它绝望的人,也不肯轻易同它告别,不正因为它迷人的富有,它神秘的未知,它深藏的希望吗?——冯骥才《真人不露相》

从来没想过,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居然有了在听相声的感觉。这就是冯骥才先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在他的这本《俗世奇人》书中,你可以体会到一场热热闹闹的相声说书。书里说的是天津卫码头的俗世与奇人,诉说着的是冯骥才先生眼中的天津卫。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2.jpg
冯骥才先生自画像



其实,要说到奇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骥才先生自己。首先,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不仅是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还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他的作品,常常出现在学校的语文课本上。可以说,冯老的文学作品,不仅影响一两代人,而是持续不断地在影响着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

不过,要说冯老是“奇人”,可不单单是指他的文学作品的功底。冯老在成为作家之前,曾经是一名画家,像《雕花烟斗》、《感谢生活》、《斗寒图》、《临街的窗》这些作品,都和他之前画画的经历有关。如果没有他曾经作为画家的经历,想必也不会将故事写得深入人心。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今天要说的《俗世奇人》这本小说中,所有的插画,也都是冯老自己亲自完成。看过人物插画,再对比人物的故事,你会发现,冯老笔下的人,就是这么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3.jpg
《俗世奇人 足本》包含了36个小故事



这也难怪,中国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博士,曾经将冯老比作是中国文化的精卫鸟,说他始终不知疲倦地填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的“海”。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聊一聊在《俗世奇人》这个草根舞台上,绽放光芒的那些“奇人”以及这些奇人背后所承载的津劲儿。
天津卫的草根舞台,每天上演着中国达人秀

冯老将《俗世奇人》中的“奇”解读为“传奇”。而能称为奇人的,必定就是那些身怀绝技,让人口口相传的人物。他们是一群有本事的人、有绝技的人,他们同样是一群让人意想不到的人。

《俗世奇人》的故事,大都发生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在那个时候,要是想被人们称为“手艺人”,那就必须手上要有绝活。而且这绝活光你自己说好没用,得别人买账。就拿唱戏来说,戏唱得好,台下一个劲鼓掌叫好,就像见到了皇上;要是唱得不好,不仅台下喝倒彩,说不准还会被台下扔过来的茶碗砸中,从此在这个地方再也唱不了戏。

那些真正有绝活有手艺的人,很少会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名。天津人常常喜欢给有绝活的人取外号,把他们的绝活和他们姓连在一起。像风筝魏、泥人张、刷子李等等。

就拿这个刷子李来说,他每次刷墙前都会做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那就是给自己从头到脚穿一套黑衣服。而他的绝活就是,刷完墙之后,黑衣服上没有一个白点,要是身上但凡有一个白点了,那么他就分文不收。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4.jpg
冯老画笔下的刷子李



有人不信,上门拜师学艺,顺便检验真假。结果,眼见为实,一整天刷下来,刷子李身上确实一个白点都没有。刷子李的名气也因此更出名了。

也许你可能会觉得,刷子李的绝活,似乎也不怎么样。那我们再来说一个泥人张的故事。泥人张本名叫张明山。手艺道上的人,说泥人张要是敢说自己是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哪怕是第三名,也离他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次,泥人张在看戏的地方捏泥人,别人夸泥人张不仅捏得快,而且个个都是惟妙惟肖的。有个叫海张五的人不服气,嘲笑了他几句。泥人张也不争辩,只是两手飞快摆弄着泥巴,几个来回就把嘲笑他的海张五给捏了出来。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5.jpg

海张五还不服气,说泥人张想凭着这个破手艺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没成想,到了第二天,泥人张摆了个摊子,上面放着200个各种造型的海张五,还写了个牌子:贱卖海张五。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都来看热闹,一边看,一边还乐。三天以后,海张五坐不住了,赶忙派人把这些泥像都买走。这场闹剧才算收了场。

就像冯老在书中写的那样,“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 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 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

这些手艺人,不仅手艺一个赛一个,这个脾气和性子也是一绝。然而这样的独特的人物性格,却只有天津这一方水土才能养育得出来。

著名评论家刘涛在评论“民俗小说”时曾经说过:“小说的根基在俗世。奇是俗世开出的花,根却是俗世,无根则无花。俗世藏污纳垢,却元气淋漓,奇之花不能生在空无之中,只能生在俗世之中。”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冯老笔下的“俗世”天津卫,以及天津卫里面的天津精神。
骨子里深埋的天津精神

天津的历史追溯到春秋时期,燕国的属地。而燕国又和赵国接壤,这两个国家既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却又互相看不惯对方。这一纠缠,就纠缠了几百年。所以,很多人在提到这两个国家时,都会以“燕赵之地”相称。

司马迁曾经对于燕赵区域的民俗风气做了以下的概括:“那里的人民矜持、慷慨、嫉妒、好气、有侠义心肠。”

在燕赵地区生活的人,很多都擅长骑射,不仅是春秋时期,这个习惯还延续了好几个朝代。比如,在北魏时期的天津,有个姓李的大户人家,家里有个小女儿很擅长骑射,还能左右开弓。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6.jpg

而到了北宋时期,还有一位无名老妇人,赤手空拳就杀死了契丹的骑兵。这个老妇人的故事,还被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写在《 唐河店妪传 》中:“一妪尚尔 ,其人人可知也。”大意是一个老妇人尚且如此,其他人的厉害想必也能可想而知了。

可见,古时候的天津人,骨子里天生就是一群“充满血性,勇于抗争”的英雄好汉。

除了那深埋在骨子里的侠义之情外,天津本身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独特的天津精神。而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是“天津卫”这个名字的由来。

之前改编自天下霸唱的《河神》让很多人知道了那句民谣: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天津最早是在明朝的时候,有了“天津卫”这个称号。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7.jpg
旧时热闹的天津卫码头



其实不只是明朝,事实上,天津历来都是北方重地。金代在直沽设 “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明永乐年间,明廷开始在天津 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后增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李鸿章与袁世凯在天 津训练新军。

不论是直浩寨,还是海津镇,亦或是天津卫、近 代新军,天津实为屯兵拱卫之用,这即是天津的“卫”文化。一百年前,凡是外来的西洋玩意要朝贡到紫禁城,那必然就得先经过天津。

天津自古以来便利的水陆交通位置,为天津带来了勃勃商机和八方来客。清朝中期,天津已成为我国北方比较大的商业都会,长期的商业贸易也造就了天津城市热情好客、乐观幽默、和气生财的商埠文化。

以至于到了民国时期,就出现了“南有上海滩,北有天津卫”的说法。
同为沿海城市,天津卫独有的精神文化

很多人都会把天津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做比较,两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并且也曾经拥有很多的租界,接触了很多的西洋文化,但为什么现在的天津和上海却在经历过类似的时代后,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呢?

说到“文化”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文化”的内涵并不简单。文化有精神和物质之分,一般我们看得见的是物质文化,就像天津的钟鼓楼、“狗不理包子”,而精神文化又是附属在物质文化之上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不可分割。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认为:“这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风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 的修正,乃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和一个器物或一种人改造过的环境是物质 文化的基本要素一般。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 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它们是互相形成及互相决定的。”

我们先来说说上海的精神文化

作家陈丹燕曾经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描绘了上海独有的“中产阶级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充满了殖民现代特性,是一种西方文明和本土文化产生化学反应后的衍生品。

这种“衍生品”,不仅从外在改变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建筑街道,更从内在让百姓接受并且融合西方文化,从而产生独属于上海自己的海派文化。就像上海独有的“洋泾浜”英文,西方文化并不能取代上海原有的城市特性和民族特性,反而是被上海同化然后融合。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8.jpg
老上海的苏州河



而天津这座城市,却与上海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

天津的本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对西方文明有着强烈的排斥和对抗。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火烧望海楼”,义和团与洋人及教民的流血冲突。包括在《俗世奇人》中提到的带头和洋鬼子抗争的黄莲圣母,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和西方文明对抗的化身。 天津人骨子里就有种不服气的精神,除非让我心服口服,不然我就“抵死不从”。

历史上有名的“九国租界”在天津相继建立后,更加剧了两种文明形态 在地理空间、城市规划、建筑风格、语言系统和阶 层的区隔分界状态。一种是老城厢、“三不管”等尊 崇中国传统文化和码头文化的华界, 一种是五大道、小洋楼所体现的西方现代文明的租界,两者矛盾并存或者是融而不和。

看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生活着一群怎样的奇人-9.jpg
天津九国租界 老照片



也许正因为如此,和冯骥才先生一样,被称为天津代表作家林希,就曾在他的作品中,为他的小说人物,写过这样一段话

别以为住到租界来了,我们诗书人家的家风就要改变了,不能够。我们说仁义道德,他们讲平等博爱,这是看似相似,其实完全是不一样的两种信条,他们对,还是我们对? 用不着我们去管,反正我们是不相信他们那一套。

天津卫的人,只管传承自己骨子里的精神文化,那些外来的东西再好,只要不是自己认可的,那就没什么好的。
传统民俗文化,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冯老曾经提到自己最初萌生写作这个念头,源自于一个老朋友的提示:“你说,将来的人会不会知道咱们这种生活?这种处境?如果总这样下去不变,再过几十年,现在活着的人都死了,还不就得靠后来的作家瞎编……”

冯老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将他经历过的那段时期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所以,他不断走街串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成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同时还用文字去刻画这些我们可能忽略的精神文化。

有人说,每个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写作地图,正如说起老舍,就必然会想起北京;说起沈从文,就必然会想起湘西;说起莫言,就必然会想起东北高密乡。

那么对于冯骥才先生来说,提起他,就必然会想起天津卫。

天津卫独有的直爽豪迈、热情好客、乐观幽默、侠义之心传承至今,和当代的天津人完美融合。

曾经在香港机场涉险的天津小伙付国豪,在面对暴徒围攻时,依然高喊自己支持“香港警方”;曾经在非典爆发、汶川地震的时候,天津人民也同样冲锋在前......种种的一切,昭示着天津卫的精神永不消逝,天津人骨子里的“津劲儿”也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林希.天津离精神大都会尚远

张勇:《论冯骥才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舒筱米的伴读小屋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992366147415577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4-20 16:23 , Processed in 0.15716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