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38|回复: 1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电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8 02: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物电合成(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是微生物利用电能作为还原力将CO2、葡萄糖或其它底物还原合成为各种化学品的过程,其系统包括阳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阴极(工作电极)。阴极电子在细胞内被转化为还原当量,为胞内CO2的固定、富马酸还原转化丁二酸等提供还原力。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严峻,微生物电合成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生物固碳技术,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学礼带领的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团队、研究员毕昌昊带领的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合作,在微生物电合成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研人园着重研究了胞内辅酶系统对细胞电活性的影响,在先前构建的大肠杆菌电合成发酵系统基础上,通过改造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合成途径,提高了胞内FAD的水平,从而增加了大肠杆菌的电活性。研究还发现微生物电合成系统有利于还原性产物(乳酸、乙醇等)合成,将丁二酸高效合成模块组装到高电活性的大肠杆菌的电能细胞中,丁二酸转化率得到较大提升。该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大肠杆菌电能细胞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二氧化碳人工生物转化”的支持。相关成果发表在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天津工生所、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吴再强为论文第一作者,毕昌昊、张学礼为论文通讯作者。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电合成研究取得进展-1.jpg

细胞FAD水平与电活性的可能联系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电合成研究取得进展-2.jpg

电合成系统组成示意图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电合成研究取得进展-3.jpg

电子传递进入大肠杆菌细胞示意图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电合成研究取得进展-4.jpg

电能辅助的丁二酸合成途径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63473984503157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8 0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29 10:10 , Processed in 0.45995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