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682|回复: 0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7 10: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情,荷理,荷你一起发现创新!

说到细菌,有人会觉得它算不上是好东西,我们从小就被家长教育:“别摸这个,好脏好多细菌!”久而久之,大家自然也都“闻菌色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细菌对我们的生活大有帮助。

在荷兰设计师Teresa van Dongen看来,细菌不仅不可怕,用处还挺大。在我们的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可爱的细菌,你可以把它们当宠物养着,作为报答,它会顺便发个电,为你节约一大笔电费。或者它们自己就能发光,这样你连灯泡都不用买。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1.jpg



现在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位设计师的背景,毕竟这种科学的观念,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其实,Teresa以前是学生物的,因此她对于细菌的特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后来她又爱上了艺术设计,便转行成为了一名跨界设计师,致力于把生物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里去。

“皮卡丘”细菌发电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2.jpg



比如说这个用细菌发电的球形吊灯“Spark of Life” (生命的火花),就是她最近的杰作。灯里面被划分为四个区域,但是里面装着的不是灯丝,而是一种叫做“地杆菌”(Geobacter)的细菌。这种细菌具有放射电流的特殊本领,灯里头的电极,会将这些电流收集到一起,作为点亮灯中央LED灯泡的电力来源。这样,不需要任何额外能量,你就有一盏能亮一整天的LED吊灯了。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3.jpg



地杆菌有着皮卡丘一般的属性,它们的身体上会伸出一种能导电的、像头发一样的细丝,因此也被称为“微生物纳米电线”。每天,它们从有机化合物中获取电子,也就是靠“吃”有机化合物过活,然后再通过身体上的“电线”,释放出电能。不仅如此,它们还一点都不挑食,连污染物都吃,吃了之后同样也会放电,对生态环境可谓大有裨益。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4.jpg

#可爱的地杆菌#



当然电也不是白给的,你需要每两周给这些小生物投一次食,也就是向灯具的液体里添加一点醋酸盐。这感觉,大概就跟养了一群迷你版的皮卡丘差不多,设计师也希望使用者能和这些小生物之间产生一些情感联系。

用章鱼身上的细菌照明

除了这个用细菌发电的吊灯,Teresa还设计了一个连电都不用就可以亮的灯,光源来自于章鱼身上提取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产生一种叫做“细菌荧光素酶”的物质,它能散发大海一样的淡蓝色光线,汇集到一起之后,会有一种身处深海的梦幻感觉,特别适合当小夜灯。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5.jpg



但是这种荧光素酶需要氧气才能发光,所以你必须时不时晃一下这个灯去模拟海浪的感觉,这样细菌才能得到氧气。同时,这款灯里的细菌只能存活大概三天时间,在这之后酶会迅速降解,光也便随之消失了。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6.jpg

#这幅17世纪的画里既有郁金香,又有枯萎的花#



把水母身上的细菌放到树叶里,这样都不用路灯了

不过,她也不是用细菌照明的第一人。还记得那个造过雾霾塔的荷兰设计师Daan Roosegaarde 吗?事实证明他啥都干。

2014年,他和两所机构合作研发了一种会发光的树,用以替代夜晚街道的路灯。这个光是由水母身上提取的发光细菌产生的,通过生物技术,把这种细菌接到普通植物的叶绿体里面,这样一棵会发光的树就诞生了。

“闻菌色变”?在这个荷兰人看来,细菌可是个好伙伴,能做灯泡-7.jpg



虽然用细菌照明存在诸多槽点(比如说要晃它一下才能亮),但是细菌发电的前景却十分广阔,与污染环境的化石燃料相比,细菌简直就是人类的小天使!所以,你以后还会“闻菌色变”吗?

本文来自荷兰在线中文网,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吸“荷”气,赏“兰”花,一点关注带回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49364294383047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7 07:18 , Processed in 0.06772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