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19日柏林卡罗尔剧院,阿道夫·希特勒晋升12位将军为元帅。赫尔曼·戈林独享帝国元帅衔。
赫尔曼?戈林,出生于巴伐利亚州的罗森海姆,1940年7月19日授帝国元帅衔。纳粹德国军政领袖之一,与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极为亲密,在纳粹党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二战末期,逐渐被边缘化,二战结束后,戈林被盟军抓获,在审判德国党政军领袖的“纽伦堡审判”中被判犯“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并处以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杀身亡。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年10月4日-1948年10月18日),出生于柏林贵族世家,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1938年至1941年德国陆军的领袖,性格温和,政治立场相对中立,无力约束希特勒的行为。1941年12月,因健康问题被希特勒解除陆军总司令一职,转入预备役。1948年10月18日当他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提作证人期间,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汉堡战俘营。
费多尔?冯?博克,出生于勃兰登堡省库斯特林的军人世家,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二战初期德军屈指可数的几位前线战区指挥官,也是敢于顶撞希特勒的少数高级将领之一。典型的具有普鲁士传统的军官,一直没有参加纳粹党,从不关心纳粹的内外政策,甚至对1938年希特勒在国防军的大清洗也无动于衷。1942年7月,因意见分歧,被希特勒勒令退休。1945年5月5日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基尔公路上,遇空袭重
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1882年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出生于甘德斯海姆的农场主家庭,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希特勒最亲信的军事顾问。1945年5月8日,代表纳粹德国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6年10月16日,被判处死刑的凯特尔在纽伦堡上了绞刑架。
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1882年10月30日 - 1944年8月19日),出生于普鲁士波兹南的军人世家,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人称聪明的汉斯,以在政治上的摇摆和在东线的艰苦防御战出名。1944年8月,受刺杀希特勒事件牵连,被免除职务。8月19日,克卢格在回国途中,驱车来到邻近德国的梅斯,在草坪上吞服氰化物胶囊而自杀。
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1876年9月5日 - 1956年4月29日),出生于莱希河畔的兰茨格,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著名的防守战略家,极度反感希特勒的战争行为。二战末期,被撤职,隐居于霍恩施旺高。1948年10月,在纽伦堡美国的军事法庭上受审被判三年徒刑。因宣判之前已被拘禁三年多,所以宣判后便获释放。
威廉?李斯特(1880年5月14日 - 1971年8月17日),出生于上基尔赫堡的一个医生家庭,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对国家社会主义持中立态度。1938年任侵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德军集群司令。1939年指挥新建的第14集团军,参加入侵波兰。次年任第12集团军司令,参加进攻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2年被美国当局因病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曾指挥第2集团军入侵捷克,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对苏联的入侵期间,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围歼当时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暗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他说:“作为一个军人,要受宣誓效忠的约束。"1945年5月1日,伦德施泰特被美军俘获,后来又被引渡给英国人。1949年因 身体虚弱,1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1881年12月4日-1944年8月8日),出生于布雷斯劳的贵族军人世家,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曾数次抵抗纳粹政权与希特勒,并参与了在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密谋案。密谋案失败后,维茨莱本在当日晚间被捕,8月2日,被从德军中除名,而在随后的罗兰德?弗莱斯勒主审的法庭中,被判叛国罪获处绞刑。8月8日死在柏林的普芦茨恩湖监狱。
瓦尔特?冯?赖歇瑙(1884年8月4日 - 1942年1月17日),出生于卡尔斯鲁厄的一个贵族家庭,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元帅衔。极为支持纳粹政权,自命为希特勒的忠实信徒,深信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是复兴德国的唯一途径。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谈判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并参加了入侵奥地利的行动。1942年1月,死于突发的心脏病。
埃尔哈尔德?米尔奇,1940年7月19日授空军元帅衔。米尔奇长期于空军中持以揽权作风,对参谋部与各大小机关事务加以干涉,造成内部权力斗争的局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被纽伦堡后续审判起诉涉及将战俘、平民用于人体实验与强迫劳动,并判处终身监禁,但在1954年1月即获释,于1972年逝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米尔奇具有犹太人血统,也是德军为数不多的犹太士兵里最高军阶者。
阿尔贝特?凯塞林,1940年7月19日授空军元帅衔。在军事生涯中,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使凯塞林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并跻身仅有27人的钻石橡叶双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列。凯塞林是二次大战德军将领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对手盟军也给他取了个“微笑的阿尔贝特”的绰号。战后,凯塞林被宣判战争罪,并判处死刑,但随后赦免为无期徒刑。由于媒体宣传与政治因素,官方对外声称因“健康理由”而将凯塞林于1
胡戈?施佩勒(1885年2月7日 - 1953年4月2日),出生于路德维希堡,1940年7月19日授空军元帅衔。在海狮计划中,施佩勒建议必需摧毁英国皇家空军以能够成功的入侵英国。而位于法国北方其领导的第三航空队在1940年6月到1941年4月的不列颠空战中担当主要角色。德国战败后,斯佩勒被盟军逮捕,在纽伦堡大审随后的高等指挥官审判中被判无罪。于1953年在德国慕尼黑逝世。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世界知识画报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5314822059131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