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32|回复: 0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5 07: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jpg



254窟 《摩诃萨埵舍身饲虎》中的羊

在遍布敦煌735个洞窟的

五万多平米的壁画中,

宗教主题是绝对主角。

但在追求饱满、华丽,

甚至有些热闹的敦煌壁画上,

怎么少得了动物们的身影?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2.jpg



257窟《鹿王本生故事》中的鹿

两千多年前的敦煌,工匠们利用画笔批判射猎、屠宰,乃至一切伤害动物的行为,在一笔笔仔细还原动物的样貌、气质和神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带入了对它们的温情和爱心。

终于,动物们纷纷从墙壁上一跃而出,向我们一一讲述当时发生的奇妙故事……

狮子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3.jpg



狮子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4.jpg



群狮图 莫高窟231窟 中唐

狮子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动物形象之一,早在北凉时期的莫高窟第272窟、275窟中便有描绘,此后未曾断绝。原生长于西亚、中亚、印度一带的亚洲狮,经过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统治者们格外中意它的勇猛威仪,被人们视为“人中的雄杰或导师”。后来佛教大兴,佛教经典对狮子大为推崇,狮子形象传遍中原,造像和壁画当中随之出现大量的狮子元素。

野猪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5.jpg



野猪群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莫高窟西魏第249窟中,有一群行进的野猪入画,画面中,一头猪妈妈走在最前,带着六头小猪崽穿行于山林间,似是寻觅食物,又如闲庭信步。猪宝宝寸步不离地跟随在猪妈妈身后,像极了幼时与父母紧紧相随的我们,即遇风雨亦不惧半分。

猴子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6.jpg



山巅猕猴 莫高窟285窟 西魏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7.jpg



猕猴 莫高窟第76窟 宋

在莫高窟第76窟和285窟中,有西魏的山巅猕猴和宋代的猕猴。两千年来,丝绸之路上有无数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这条路险象环生又分外寂寞。在唐代,面对可能出现的强盗,粟特人东行会携带机敏的猴子作伴,成为他们预防丝路强盗的“哨兵”。茫茫大漠,漫漫旅途,因为猴子相伴,多了欢笑、少了危机。

骆驼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8.jpg



驼队 莫高窟420窟 隋

丝路上熟悉的动物身影,除了猴子,还有骆驼。在莫高窟420窟里,有绘于隋代的“驼队”。画面中的骆驼不像猴子,可以逗趣解闷,但它们是丝路上最忠实的动物,任劳任怨又不离不弃。作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骆驼如沙海中的一叶扁舟,满载货物,静默前行。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9.jpg



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

在敦煌壁画中,比马更亲民的交通工具就是驴。在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中,行者就骑着驴子过变化城。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0.jpg



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1.jpg



局部

在敦煌壁画中,马出现的频率很高,最为著名的应属于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威风凛凛的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骑在高头大马上,前后出行近五十匹马儿,红鬃灰马儿,黑鬃棕马儿,白蹄子红马儿,各个屁股浑圆,精神抖擞。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2.jpg



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

宝象出现于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中的青绿山水间,第一眼见着的时候以为是在桂林,白色大象带领着商队行进其间,确实是由美景入至圣界的景致。

山羊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3.jpg



哺乳的羊 莫高窟第290窟 北周

北周时期营造的莫高窟第290窟窟顶东披,绘有一只正在哺乳的山羊。山羊静默站立,耐心为小羊哺乳。小羊跪在地上,正在仰头吮吸乳汁。古代画匠正是通过这样的画面,向人传达“母慈子孝”的观念——父母对子女的奉献和抚养,是为本能,并未索求子女回报。只是为人子女者,应像小羊一样怀有“跪乳之恩”。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4.jpg



249窟 《狩猎图》

在249窟的《狩猎图》中,有一只白描的牛,简洁流畅的线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只战斗力颇强的牛的形象。

老虎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5.jpg



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之群虎 莫高窟第301窟 北周

莫高窟301窟中,有同样来自北周的《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之群虎》。画面中虎妈妈端坐在地,环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七只虎宝宝。它们游戏正酣——有的来回踱步、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玩闹戏耍,看着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妈妈露出欣慰笑容。不得不说,动物画中的母子情深,无疑是敦煌壁画中的一抹温情的“暖色调”。

鹿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6.jpg



257窟《鹿王本生故事》

鹿应该算是敦煌动物界中最有名的动物,毕竟我们小时候差不多都看过《九色鹿》。九色鹿来自敦煌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它是绝对的主角。鹿王本身是释迦牟尼的前生,因此也就成为了石窟画中最有灵性的动物。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7.jpg



雌鹿产女 莫高窟第154窟 中唐

莫高窟第154窟所绘的鹿母夫人故事,表达了动物与人之间的别样深情——雌鹿产下女婴,并没有因为女婴不是同类而抛弃她,反而是以母性之爱舔舐着小女孩,眼神嘴角流露笑意,喜悦温暖之情跃然壁上。

鹦鹉

自南朝开始,鹦鹉便被视为会带来吉祥的符瑞之鸟。鹦鹉因其羽毛色彩鲜艳如宝石,能学人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始有鹦鹉图像出现,但当时多作装饰用。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8.jpg



隋唐时期佛教大兴,鹦鹉的形象和佛教的关联逐渐加深。在佛教经典中,有诸多菩萨曾化身为鹦鹉的故事,因此佛教中认为鹦鹉是具有慧根的鸟类。此时的敦煌壁画中,鹦鹉不再是装饰图案,而成为了经变画中的独立形象。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19.jpg



鹦鹉纹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

莲上鹦鹉 莫高窟第45窟 初唐

孔雀

莫高窟332窟中,有绘于初唐的“双孔雀” 。自汉代始,孔雀以贡品的形式开始传入中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孔雀为经,鹦鹉语偈”观念深入人心,孔雀的形象逐渐在汉地中原流行开来。在敦煌壁画中,孔雀形象多出现在装饰图案和经变故事中,形态多种、活泼生动。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20.jpg



双孔雀 莫高窟332窟 初唐



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中,在房顶上画着两只黑色的公鸡,他们尾羽张裂,伸长脖子,相互怒目而视,有一种斗得你死我活的气势。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21.jpg



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

到了盛唐,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逐渐被“西天文工团”所取代,它们或灵动、或威猛的身影,就这样被无名地留在了壁画上。

然后时光逐渐淹没,等再次被发现已过了千年。世间虽沧海桑田,而它们依然鲜活。

(来源:最陶瓷,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49734437810345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7 23:35 , Processed in 0.26699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