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27|回复: 2

郑儒永: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17: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88岁的中国科学院郑儒永院士成为全国媒体聚焦的热点人物,她与老伴黄河研究员一起,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永久性的“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负时光、努力向上。

这则消息感动了很多网友,有人评论说: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为这样的科学家点赞!

郑儒永: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1.jpg

郑儒永院士1931年1月出生于香港,1953年,她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植保专业毕业,同年进入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戴芳澜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真菌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

郑儒永曾说父亲和老师是对她一生影响最深的两个人,父亲郑铁如先生的正直、爱国、清廉、俭朴,老师戴芳澜教授的治学精神,都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郑儒永硕果累累,在国际上她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告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1987年主编完成《中国白粉菌志——白粉菌目》,成为国际公认的白粉菌目检索书。

时至今日,郑儒永关于白粉菌科的属级分类系统,仍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郑儒永: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2.jpg

郑儒永院士的勤奋与毅力是惊人的,“工作太玩命”是同事和亲人对她的真切评价。由于工作需要,她最离不开的就是显微镜,每天陪伴显微镜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她的老伴。

由于长期以一个姿势站在显微镜前,郑儒永患上了骨质疏松和腰椎半滑脱等病症。2004年,她的脊柱被“钉”上了2根钢柱和10颗钢钉,医生告诉她每天只能坐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必须站着或躺着。

郑儒永: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3.jpg

当时,已73岁高龄的郑儒永没有放弃工作,而是垫高了自己的办公桌和实验台,每天站立8个多小时,一站,就是15年。

郑儒永夫妇没有子女,他们二老的人生岁月几乎都献给了科研工作。郑儒永院士说:“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如今,88岁高龄的郑儒永每天仍然坚持工作、培养学生,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一代。

郑儒永对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既严格要求又悉心指导。她直接培养的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均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学位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她所带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白逢彦,1999年被中科院破格提拔为研究员,2001年成为进入欧洲真菌学学术杂志《FEMSYEASTRESEARCH》编委的第一位中国人。

“哪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困难,也各有各的乐趣,你只要有兴趣,就不会觉得困难。我觉得,如果你做那些一点没有困难的工作,那才叫淡而无味。我就愿意挑难一点的工作做。因为有难点,你才有东西去解决,你才能做出高水平的工作。”郑儒永说。

相关阅读:

郑儒永院士捐出毕生积蓄:150万元设立奖学金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

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

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

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

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

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789056898819691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4 17: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4 17: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院士毕生积蓄150万,这是不是社会的悲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27 01:48 , Processed in 0.4890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