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263|回复: 1

老包头 · 大后山,小民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7 0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包头 · 大后山,小民俗-1.jpg




大后山一般指阴山中段的大青山以北,其民俗文化是指清代形成大后山地域概念后的民俗文化,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大后山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地,明清时期先后有蒙古土默特部和茂名安部等迁入,清中晚期汉人大量迁入,所以就形成大后山蒙汉共存的多样丰富的民俗文化。



  • 大后山主要的民俗
——衣食住行四件宝,即莜面、山药(马铃薯)、盘炕、羊皮祆。
莜面和山药是大后山的主要农作物,同时两者也是互相搭配的最好选择。冬天的大后山,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保暖就成了一件大事,所以羊皮袄和盘炕就出炉了。
一件羊皮袄毛朝里可取暖,天热了可将毛朝外穿,一年大半时间不离身。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也说明了炕的重要性。更有特色的是在炕围上的绘画,这些炕围画是大后山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阳开泰、喜鹊登梅、金玉满堂等,可以说是家里最闪亮的色彩。
踢股子,又称跑圈子秧歌,这是大后山节俗的精华,也是大后山过大年时主要的娱乐活动。北方冬季寒冷,并且地域宽广,所以人们可以在宽广的地方进行大型、激烈的活动,既可以取暖,又可以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踢股子有固定队形,多则三四人,少则两人。表演时,一是串院,一是踩街。



老包头 · 大后山,小民俗-2.jpg




大后山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民族融合特点明显,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
内容综合 | 《包头城市绘》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99221875180180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7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小时候唱过的童谣:
后山老大,
牛车两挂。
给我一挂,
不舍得!
[捂脸][我想静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20:09 , Processed in 0.06849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