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53|回复: 1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4 1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考古人员正在宁夏固原市对一初唐时期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在一座编号为M1401墓里发现了一具“与众不同”的人头骨。“从头骨可以看到,此人鼻骨隆起突出、鼻根凹陷,且面部水平也很突出,这些都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参加发掘的考古专家张全超说。虽然,这只是初步判定,但固原发现“白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当地不小的关注。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1.jpg

为什么会引起关注呢?这是因为历史距我们太远或者说是我们淡忘了历史,而“白人”这一概念却在意识当中总保持着“新鲜感”。M1401墓坐北朝南,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局部用砖),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等六部分组成,总长47.4米。墓道为长斜坡式;过洞、天井各有5个;第4号天井东西两壁各有一个壁龛,其内放置泥俑。专家们在这里发现了40多件泥俑,铜钱以及大量壁画,并根据墓葬形制、泥俑的造型和风格、壁画的内容和风格及墓室出土的“开元通宝”铜钱等遗物,将M1401墓的时代断定在初唐。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2.jpg

时光就这样被考古专家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而那时的固原(原州)在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而距离固原西南5公里的M1401墓,在唐人墓志中将其称为“北达塬”。塬地分布着汉代、北朝、隋唐直至明清的不同时期的墓葬,其中以北朝隋唐墓葬最为重要。从1983年至1996年,在塬地的西面一带发掘出3座北周高官的墓葬——李贤夫妇合葬墓、宇文猛墓、田弘夫妇合葬墓。而自1982年至1995年,在西南方向又发掘出隋墓一座、唐墓八座。七座墓出土有墓志,除一座为梁元珍墓外,其余六座均为史氏家族墓地。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3.jpg

李贤(502—569),字贤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北魏、北周时期重臣。西汉骑都尉李陵之后。《南齐书·魏虏传》记载:“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李贤墓志铭》中也说自己的“十世祖”出自俟地归。俟地归出自匈奴,后融合为鲜卑族。魏太武帝曾为稳固汉族地区的统治,大力推进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李贤的曾祖李富生活在魏太武帝(408-452)时代,众多鲜卑人因此改为汉姓,这是李富改姓主要原因。439年李富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阵亡,李贤先祖当在之前落籍成纪,改拓跋氏为李姓。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4.jpg

这就是一个姓氏里的复杂信息,有意思的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黠戛斯也径自声称为李陵后裔。今天的考古学家大约把这一段故事整理成了这样的:乌藉(勿吉,女真前身,女真族,别称女贞)人当时所在地在匈奴呼韩邪单于势力范围之东,当时应在黑龙江下游、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当乌藉都尉单于被呼韩邪单于打败斩首之后,李陵的儿子拓跋氏从溃散的乌藉部落中逃出,“复立乌藉都尉为单于”,失败的时间估计在汉宣帝五凤二年(西元前56年)。之后,李陵的儿子的后代可能就成了逃入嘎仙洞所在地大兴安岭的拓跋推寅(西元前41-西元13年在位),因为拓跋推寅有着汉匈贵族的背景和非凡的能力,赢得了鲜卑人的敬仰,他在嘎仙洞经过选举当上鲜卑人的部落首领,并且娶了鲜卑女人为妻,所生后代就以拓跋为姓。同时,李陵被匈奴单于封为右校王后,担任统领事先被匈奴降服的坚昆一带地域,这就有了分明具有同黄种人混血的特性黠嘎斯。从此以后,黠嘎斯的儿子和拓跋的儿子所遗留下的子孙后代都分别以他们最初的这两位母祖的姓氏为姓氏……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5.jpg

历史在这里被“混血”得让人眼花缭乱之时,也让人不得不承认李陵的“能力非凡”。而我们在这里说这些,无非是针对人们对“白人”的新鲜感而来的——在我国古代的史籍里,即有不少匈奴人、鲜卑人是白人的记载。李贤虽然不能说是“黄白混合”的“国产货”,但他的身上一定是汉人与匈奴融合的血液。而李贤夫妇合葬墓、宇文猛墓、田弘夫妇合葬墓同时出现在固原这个地方,也可以说是对当时、当地民族和文化融合的最好印证。而1982年至1995年,这里发现的史姓墓,更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说明。根据墓志记载,史氏家族是北朝以来由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地区东迁,后定居于原州的“昭武九姓”中的史国人,白人。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6.jpg

固原史氏家族墓地,中国隋唐时期家族墓地,史氏家族墓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粟特人墓群。尽管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掘,但仍然出土了壁画、外国金银币、蓝宝石印章、金覆面等一批珍贵的遗物。据史勿射墓志记载,北魏中期,史勿射祖先就告别了中亚粟特城邦来到了中国,老祖先妙尼、波波匿还当过国家宗教局局长(萨宝)这类的大官,管理着祆教、摩尼教、景教等。而史勿射本人跟着北周重臣宇文护讨伐过北齐,随李贤的儿子李询镇守过河东,参加过北周大将李穆指挥的轵关战役,追随宇文惠掩讨过稽胡。到了隋朝,史勿射甚至跟着隋炀帝下过扬州,成为隋炀帝集团成员之一。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7.jpg

李贤夫妇、田弘、史氏家族等北魏、隋唐墓地出土的为数众多的中西亚文物,内涵丰富,风格独特,再现了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在史氏家族墓中,高鼻深目的白种人特征也在墓葬壁画中得以体现。史射勿墓壁画中,穿着红交领长袍的武士,脚蹬胡人特有的皮靴,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浓浓的眉毛,满脸胡须,八字胡飞翘,双手紧握环刀,样子严肃威武。那个手持芴板的大胡子,形体不如武士高大,但一脸庄严,威不可犯。还有个瘦弱的白面书生,手持芴板,絮絮叨叨地向领导汇报工作。史射勿墓壁画中还有五位美女,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时髦的披肩披在娇嫩的肩膀上,齐胸红条长裙展示着好身材……它们生动形象地向今人展现着史氏白人当年的风采,让人们知道了当时来中国的“白种”女人的相貌。

穿越时光,这些古墓壁画因为其具有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性、相通性、交流性和融合性,而成为丝绸之路上负有盛名的艺术宝库,也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历史。(文/路生)
这个白人墓有5位美女,个个高髻、长眉、细眼、大耳、直鼻、红唇-8.jpg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为粟特人像,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1233391820149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4 12: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人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4 09:37 , Processed in 0.0699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