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086|回复: 2

考古发掘验证江口沉银之实 当年张献忠屠杀眷属突围或许也非虚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2 03: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近有媒体报道:“张献忠宝藏考古发掘结束:蜀王金宝首次现身;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系国内首次;多枚大西政权银锭出水,铭刻有双流县、灌县、温江县、德阳县等多个地名;发现了火器——三眼火铳,表明明代已经开始使用火器;大量船钉和船具的发现,为考古人员寻找沉船提供证据和线索···”

更有成都商报记者发出报道说,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于(2018年)4月20日结束,本年度总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
考古发掘验证江口沉银之实 当年张献忠屠杀眷属突围或许也非虚传-1.jpg

(蜀藩王府金宝)

这些消息博得了诸多眼球。因为一直以来,有关张献忠藏宝沉银之说被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无数人兴趣。

围绕张献忠藏宝和沉银之谜,坊间传说不一,有埋锦江河底说,有随船沉入岷江说,也有埋青城山说等等。其中,彭山江口岷江河段张献忠“千船沉银”说,最受关注。

几百年以前,成都民间就流传一首民谣,说“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传说当年清兵入关,四川境内连年混战,大西王张献忠在多方进剿下,不得不逃出成都。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了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2005年4月20日,四川彭山县城开建引水工程,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上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的沟槽时,一铲就铲出一捆共10枚银锭。银锭上铸造时打印的“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字样清晰可见。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它为破解张献忠在此“千船沉银”之谜找到了证据。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考古发掘验证江口沉银之实 当年张献忠屠杀眷属突围或许也非虚传-2.jpg

此事十年后,2015年6月25日,已由彭山县改为彭山区的区检察院官网刊登了一则消息:《彭山检察院主动介入张献忠稀世宝藏被盗掘案》。

消息显示,2015年5月5日,彭山区人民检察院侦监科主动提前介入彭山区公安局侦办的盗掘“江口沉银——张献忠沉宝遗址”重大案件。该案系多个团伙作案,涉案人员众多…;涉案一级以上珍贵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其价值估计过亿…。至此,张献忠沉宝在彭山区境内这一历史谜团终于清晰浮出水面。

史料介绍,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是一段长约两公里的岷江河道,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2015年12月,中国专家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张献忠哪来的金银?他为何沉银于此?
考古发掘验证江口沉银之实 当年张献忠屠杀眷属突围或许也非虚传-3.jpg

出生于明末1606年的张献忠,外号黄虎,是陕西定边人,明末农民军头领,与闯王李自成齐名,为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张献忠出身贫寒,从小聪明倔强,生性刚烈,敢舍命打抱不平。他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边兵。崇祯年间,他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自称皇帝,年号大顺。

1646年,入关的清军南下进剿,张献忠携带掠夺的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杨展所率川西官兵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

明清两代一些史料中,的确有张献忠千船沉银的记载。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隆武二年(1645--1646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总兵曹勋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仅两日行程。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杨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起火···势若燎原。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贼将共议,饬令将妇女尽杀之,张献忠亦杀其妃嫔数百,死者数十万。”
考古发掘验证江口沉银之实 当年张献忠屠杀眷属突围或许也非虚传-4.jpg

《蜀碧》中也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这些记载大体相同,证实在1646年,清军入川,张献忠“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都督杨展的围剿,张献忠的船队大败,无奈将千船金银沉入江底,张献忠等杀死妇女、家眷,只带少数亲军突出重围。

《蜀难纪实》中对沉银有更多细节的记载,说“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携带的金银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金银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其兵马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那么,彭山江口镇境内水域到底有多少张献忠的沉银呢?《蜀难纪实》说“累亿万,载盈百艘”。
考古发掘验证江口沉银之实 当年张献忠屠杀眷属突围或许也非虚传-5.jpg

(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现场)

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神秘面纱揭开,除发现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发掘成果通报会召开。会上通报,随着遗址当地汛期的到来,截至2017年4月12日,第一阶段考古发掘正式结束,已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再次用事实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真是“江口沉银今犹在,不见当年张献忠”。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6742821204787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2 03: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口沉银今犹在,不见当年张献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2 0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3 14:29 , Processed in 0.11459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