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283|回复: 0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氏古代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7 1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氏古代名人-1.jpg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氏古代名人-2.jpg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认为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后卒。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氏古代名人-3.jpg

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 和《北芒客舍诗》。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人物生平

放达任情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氏古代名人-4.jpg

唐孙位《高逸图》中的刘伶形象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不到一米五[9] ),容貌丑陋。放肆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从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只与阮籍、嵇康相交甚厚,遇上时便有说有笑,非常投机,携手共游山水,对于有没有家产根本不介意。[10]

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

不愿为官


刘伶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晋朝建立后参与对策,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惟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刘伶最终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人物思想


刘伶好老庄之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以饮酒为常,甚至达到了“病酒”的境地。与同样是借酒避世却“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为惊世骇俗。 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8] 刘伶所作的《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他喝酒之后,让“醉死便埋”等等,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鬼,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理念的心神再现,都是他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8]

个人作品


刘伶的存世作品只有《北芒客舍》和《酒德颂》 。《北芒客舍》是一首古体诗,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含情;后半抒情,情因景发,可谓层次清晰,裁剪恰当,于平淡晓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意韵。《酒德颂》是一篇骈文,文章行文轻灵,笔意恣肆,刻画生动,语言幽默,不见雕琢之迹。 刘伶的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氏古代名人-5.jpg

元赵孟頫行书《酒德颂》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58087039317447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3 07:55 , Processed in 0.07649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