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32|回复: 1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野史有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0 14: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1402年7月底,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当时的燕王,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胜利而告终。而失败方建文帝朱允炆则下落不明,有传言说他在宫中失火时落水身亡;也有说他借助外力逃出宫中,伺机复位。一时流言四起,为了抵消建文帝可能存活的影响力,新皇帝朱棣决定尽快平息此事,就从皇宫中众多焚烧变形的尸体中找了一具男性尸体,按照皇帝礼仪下葬。但是,官方的忽悠有点小儿科,明显低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猎奇心理,不久就被识破。

于是,建文帝成功出逃的消息再次被传播开来。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当年刘伯温给了朱元璋一个匣子,遇难时打开可以避祸,朱元璋临终前又传给建文帝,后来皇宫被攻破时,建文帝走投无路,想起那个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份和尚度牒(身份证明)以及一把剃刀,建文帝顿时明白刘伯温的用意。当时宫中亦经常养着五百名和尚,此时也在向外逃亡,混乱中建文帝随着众和尚一起逃出宫外。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野史有答案-1.jpg

靖难之役(剧照)


对于民间的流言,明成祖朱棣心里也在嘀咕,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多次派人秘密巡查,但都没有结果,据说郑和下西洋和东厂的设立也是为了此事。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已是历史公案,历史学家们也争论不休。直到现在,偶尔还会有人站出来宣称自己家族是建文帝后裔。

那么,素以消息灵通但不一定准确的野史对这件事有何记录呢?

明朝正统五年,此时距建文帝失踪已将近四十年。巡按御史出巡广西,出巡途中有一老和尚坐在路中间赶不走,并对巡按御史说,“我就是以前的建文皇帝,从四川流落到此,年老体衰,再也走不动了,把我送回故乡吧。” 巡按御史听了大吃一惊,看老和尚身材高大,声如洪钟,不像普通人,于是说,“老和尚,暂且不管你说的真假,即使是真事,如今天下太平,你到这里还指望有什么作为吗?” 老和尚回说,“天下太平也是我所乐见的,我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想叶落归根,把这一把老骸骨安葬在祖宗的陵墓旁。”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野史有答案-2.jpg

建文帝朱允炆


巡按御史不能分辨真假,于是一面上奏皇帝,一面安排驿站派人护送老和尚入京,沿途官员都称老和尚为老佛。

老和尚到达京城后,暂住在大兴隆寺,他自称建文帝的身份已经被大多数人知道,因此每天都有大量民众前来参加。

朝中的大臣们深为担忧,纷纷建议皇帝把老和尚下狱治罪。此时的皇帝是年轻的明英宗,只有十八岁,属于建文帝的孙辈,他不愿将老和尚直接治罪,而是安排曾经伺候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前往察看。

老太监吴亮一露面,老和尚就指着他说:“你不是吴亮吗?”

吴亮立即否认。

老和尚接着说:“当年我有次吃饭时,你在旁边斟酒侍候,我夹掉了一片鹅肉,你趴在地上捡的时候不小心摔坏手中酒壶,吓得你拼命叩头认罪,我没有惩罚你,难道你忘记了吗?”

吴亮听完,跪在地上大哭起来,不敢仰视老和尚,回宫复命后自杀身亡。

老和尚后来被招进宫内安置,据说得享天年,死后被悄悄葬在西山。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野史有答案-3.jpg

和尚与巡按御史


关于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老和尚进京后,大臣们不愿招惹是非,都建议将此人诛杀,但苦于没有借口,于是安排宫内安乐堂(类似养老院)的四十三名老太监前去辨认,如果都不认识,则杀之有名。

四十三名老太监看完都说不认识,结果老和尚指着其中一名老太监说:“老奴才,你也不认识我吗?还记得某年某月在某宫殿你打碎一只玉杯,按罪当斩,但我绕了你一命吗?” 这才确认建文帝身份。后被安置在明祖陵,结局如何没人知晓。

老和尚回京的第三年,明英宗的奶奶张太皇太后(建文帝的弟媳妇)临终前,对内阁大学士杨士奇说:“我有两件事始终放不下,恢复建文帝的帝号,追封方孝孺。”

或许可以从此话中看出朱棣后人对建文帝的内疚。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4697186005035259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14: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这么多,真的确有其事吗?[翻白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3 14:50 , Processed in 0.0892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