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734|回复: 0

天文学家称外星人打造恒星引擎或暴露自身位置(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2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2727P2DT20130628094717.jpg
示意图;一个巨大的反光镜反射部分阳光,推动恒星移动



U2727P2DT20130628094736.jpg   
这个巨大的镜面可能会非常突兀地遮挡行星投射在恒星表面的影子,因为它本身遮挡了恒星的一部分。这种效应都会在系外行星凌星的亮度观测曲线上表现出来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8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1948年,暗物质的发现者之一,天文学家弗雷德·兹维基(Fred Zwicky)提出,未来的文明世界将可能运用聚变推进技术推动我们的太阳,甚至整个太阳系在星系之间飞行。他提出可以向太阳中抛射物质块并引发剧烈的爆炸,这种爆炸将推动太阳移动,就像对着一个罐子放烟花一样。但是具体该怎么做呢?兹维基设想借助这种方法将整个太阳系在数千年内推进到半人马座α星附近。



  40年后的今天,物理学家莱昂纳德·沙克多夫(Leonid Shkadov)指出,一个足够先进的外星文明应当可以完全掌握他们的“太阳”产生的能量并用于太空飞行——他们将使用所谓“恒星引擎”。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建造一个巨大的圆形镜面,将一部分阳光反射回恒星表面。



  反射回去的强大光辐射会造成恒星受到的光压不平衡,从而开始向反方向运动。这就是简单的牛顿定律,当然牛顿爵士完全不可能设想到他的理论会被后来的人们以这种方式予以应用。



  要想建成这样一台超级引擎,这个文明社会将需要建造的部件将是巨大的,直径可能达到数百万公里。因此一个坏消息就是,他们可能将会需要耗尽一颗岩石行星的所有物质用以建造这样规模的部件。但也有好消息,那就是这种设备一旦建成,利用我们今天的天文望远镜设备,我们便已经有能力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杜坎·弗甘(Duncan Forgan)指出,这样规模的镜面将有可能遮挡一部分恒星的光芒,从而导致我们视线方向上恒星亮度的下降。他利用模型计算了一颗系外行星通过一个被安装了“沙克多夫型恒星引擎”的恒星时可能呈现的亮度曲线。根据其所处的位置,这个巨大的镜面可能会非常突兀地遮挡行星投射在恒星表面的影子,因为它本身遮挡了恒星的一部分。这种效应都会在系外行星凌星的亮度观测曲线上表现出来。



  然而要想判断亮度曲线中由于这类外星设备造成的信号变化将是十分困难的。弗甘指出,恒星表面的黑子也将有可能会引起误判。但是也有区分的方法,那就是黑子会随着太阳的转动而离开视野,但是假如该人造设备固定于太空中,那么它的阴影就会保持稳定。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在过去5年间一直在开展系外行星监测,对天鹅座一片天区内超过15万颗恒星周围进行搜寻,并发现了大量系外行星。但问题是,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未知因素太多了。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一个外星文明社会真的会去建造这样一台巨型设备?而且要想被我们观测到,它的距离还必须足够近。



  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弗甘假定大约每100万颗恒星中就会有一颗恒星周围拥有这种人工设备。在这种条件下,最佳的估算是认为最近在1000光年左右的位置上会有这样一颗恒星。相比之下,开普勒望远镜所观测的恒星数量大大低于这一数值。在这种情况下将很难说服研究机构为进行这样一次旨在搜寻外星人造设备的观测提供资助。因此这几乎是注定的,所谓“SETT”(搜寻地外文明技术)将只会是在搜寻系外行星时进行的附带尝试。



  另外,为什么一个技术先进的文明社会想要移动他们的恒星呢?据估计,自形成以来太阳已经在其轨道上穿过至少10个寒冷的,满是尘埃的低温氢分子云团。这可能与地球上历次的气候转变有关系。而一个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文明世界很有可能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再或者,这些外星文明可能想要通过自主控制来避开与另一颗恒星之间过于近距离的接触。因为这将可能危及他们生活的行星世界。



  因此,理论上存在一种非常微小的可能性,那就是在我们已经存档的数据中纪录着这样一种外星设备存在的信号。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我们所记录的数据中的确没有这样的记录,那么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这种技术文明与地球之间距离的下限。再或者,这种寂静也可能暗示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那就是一个技术发达的社会,都无法维持太长的时间。(晨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5-7 13:57 , Processed in 0.08504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