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655|回复: 1

为什么修行?为什么隐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9 1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弘扬正信需要真正体悟道教的意义,了解什么才是道士,非要避世才是道士吗?不事生产逍遥自在?是为了隐居而隐居,还是为了修行而修行呢?

出世、隐居不是清高,不代表就超脱了,反而可能因为更看不开,才选择了这条路,对于诱惑或者挫折,可能还没有普通人更好的面对。
43500000734cf44ae2cd

一定程度上,隐居修行的所谓高人,人情世故、社会贡献、自我能力、道德观念比不上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他们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人品素质比不上一个谦恭有礼的正常人,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可能低于常人。

如果说要谈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么也是自私的追求自我而已,我们可以把隐居当作成人童话,但是,我们不能靠童话过日子,不能靠童话来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安徒生。

由人才产生了宗教,不能由宗教来掌控人,如果一个宗教不能更好的让人明智,让我们变的更积极更自在,存在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还存在,可能只是为了某些群体的利益而存在,只是另有目的而存在。

不是宗教就是万恶的,不是宗教就是美好的,宗教本身没对错,错在什么人在用宗教,错在究竟用宗教表达什么。所谓弘道,所谓行道,归根结底,是为了正信,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必须做到的就是对宗教理念的坚持。
4350000074b7159aad67

互联网上的宗教,越简约化越好,越明理化越好,越少迷信越好,越接近人越好,理解道教是多样性的,修持自我也应该从真正的守德做起。

就如同谈恋爱一样,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对待信众,要真正真心对待,无功利化的对待,就如同谈恋爱一样,珍惜美好的感觉,但有些人把“跟谈恋爱一样的心态去对待信众”搞成了“跟信众去谈恋爱”;就如同把无为理解成无所作为,把无争理解成逃避和无原则的退让,都是不可取的。

弘道,先让自己做个明白人,传播一些最简单的道理,把华丽外壳去除,让信众觉得你是人,然后再觉得你是可以信赖的人,然后再了解宗教。
434f00007b2db88f2ca6

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怕修行,也是为了在皈依后更坦然自在、生活的更好。

总之,我个人认为,我们崇拜的不是神佛,而是神佛所代表的真理、慈悲与智慧;大众信任的不是道士、和尚的衣服、身份,而是宗教徒诠释的文化、明智与信仰;坦然面对我们应该面对的一切,坚守底线诠释符合我们时代的宗教,无畏无惧,无憎无恼,我心观世界,世界即我心。

修道不必安什么心,修行不在于我们多高尚,而是经历后,怎么提高我们的底线同时,戒律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我们修道更多的应该是注重传承与弘扬文化,让道教在我们的时代以适合我们的方式绽放新的活力。

道教修行追求长生,但是,不能为了追求长生而长生,不仅仅要注重生命的长度,也要注重生命的宽度;把自己活成千年王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味的追求长生而不注重我们内心的修行,意义不大,一个人自私的活着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434d0000944a4b345d2e

当不因道教的美好而丧失自己的判断力,不因道教的丑恶而丧失对道教的兴趣,因为向往光明而主动摒弃黑暗,因向往美好而自我修正的时候,才真正走上了信仰之路。

方外不必深山寻,观照内心道自闻,非因出世无情义,非因入世多俗气。

称心以为用,合理以为行,循礼以为道,重信以为德。

重情为君子,逍遥是神仙,隐居而闻天下事,居尘而有无争心。

居士供养衣食母,勿因教义失正心,慈悲度世非口中,莫因玄奇失自身。

明智而躬行,品高而平易,修道足下始,足下即有道。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481901134171603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佛教!佛法与佛教法本质就是不同的~真佛是不会教你经典的,对佛的供养也绝不是你的钱,你的花,不是物质的[谢谢]!而教派就是要古惑善良的人民供养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25 23:48 , Processed in 0.06696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