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278|回复: 0

科学家揭晓细菌的自卫机制 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0 14: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外媒报道,目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不断增强,这可能导致未来抗生素无法再发挥作用。现在,一个研究小组在一个特别麻烦的细菌群体的“盔甲”中发现了一个潜在可利用的“缝隙”。

科学家揭晓细菌的自卫机制 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1.jpg

许多抗生素通过攻击细菌的细胞壁发挥作用。问题是一类叫做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有一个额外的外膜,可以保护它们免受这些攻击。这使得它们特别强大,因此革兰氏阴性菌是造成许多最危险的耐药性感染的原因。

“想象一座城堡有一个内部主楼和一个外墙,而细菌的外膜可以保护它们免受抗生素的侵害,”该研究的作者 Ian Henderson说道。“我们对革兰氏阴性菌如何构建这种外膜感兴趣,因为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使这种膜不能发挥作用,这样抗生素就能通过并对抗感染。”

科学家揭晓细菌的自卫机制 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2.jpg

众所周知,外膜是由蛋白质、脂质和糖组成的,而且人们已经蛋白质和糖类是如何在细胞内产生的,以及它们如何被运输到外膜上。但脂质仍然难以捉摸。

Henderson说道:“我们知道这些脂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但并不知道它们如何通过细胞运输到外膜上。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负责将脂质输出到外膜的细胞机器。”

研究小组研究了一种名为MlaC的蛋白质的晶体结构,并发现了一种似乎可以打开和关闭脂质结合的“口袋”的机制。这可以控制细胞内的细胞机器何时可以将脂质输出到外膜。

科学家揭晓细菌的自卫机制 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3.jpg

“现在我们了解了脂质运输机制的功能,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让我们设计出可以防止外膜完全构建的药物,让我们能够抵御感染性细菌,”Henderson表示。

研究人员已经设法展示了如何将这种知识付诸实践。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改变驱动脂质转运的基因可以防止细菌变得具有传染性。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4553143281058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28 10:58 , Processed in 0.0799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