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12|回复: 1

陕西石峁遗址发现30余件精美石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2 16: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西安1月2日电(记者李亚楠、孙正好)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30余件精美的石雕。

这些石雕作品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面的单面雕刻,以减地浮雕为主,雕刻内容可分为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有一些画面长度近3米,以中心正脸的神面为中心,两侧对称雕出动物和侧脸人面,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碳十四系列测年及考古学系列证据表明,石峁城址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城址。

石峁遗址分内外城,拱卫核心区域皇城台,皇城台的考古工作启动于2016年,2018年的工作重点是对皇城台台顶格局和轮廓的认识。截至目前,考古工作了解到皇城台台顶的一些大型建筑坐落在一处“石包土”的大型台基上,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暂称“大台基”。目前已知大台基东西宽约80米、残高约4米,南北长度可能在120米以上。

这30余件石雕作品集中出土于大台基南护墙墙体的倒塌石块内,有一些还镶嵌在南护墙墙面上。从层位关系来看,大台基南护墙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使用背景观察,这些石雕可能来自其他更早的高等级建筑,系“旧物新用”,在修砌大台基时嵌入南护墙。目前看来,这些石雕与4000多年前石峁先民砌筑石墙时放置玉器、起修建筑时以人头奠基的精神内涵相同,代表了石峁先民对皇城台大台基的精神寄托,赋予皇城台大台基精神力量。

考古工作人员认为,石峁皇城台集中出土的石雕或许与东北地区早在兴隆洼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出现的石雕人像共同构架起中国北方地区的石雕“传统”,在中国史前文明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影响到“后石家河”玉器、二里头绿松石“龙”,甚至商周青铜礼器的艺术构思和纹饰风格。石峁石雕与中国西北甚至中亚地区“草原石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或为4000多年前欧亚草原文明东西交融互动的重要体现。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17219403880862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2 16: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上个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15 16:47 , Processed in 0.4335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