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181|回复: 1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6 18: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其作者宋应星,江西奉新人,作为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同样让人敬佩不已。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1.jpg

现在的奉新,属宜春市所辖,说到这宜春,也是人杰地灵,自古被誉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初四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

宜春,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颍阴侯灌婴)。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2.jpg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内。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

宜春不仅是古树之乡,而且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十个县市区均有温泉。现在,常听到“舌尖上的……”,一下子全国各地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但实际很多传统的本味,已很难找到,大多都是商业包装之后的模样,作为大环境下的宜春也不例外,不过在这里还是想说一下宜春的本味。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3.jpg

野菜粑粑

野菜粑粑又称艾叶粑粑或蒿子粑粑,是宜春一道特色的传统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因为香蒿叶子很像辟邪的艾叶,也叫艾蒿,故可能有地方叫艾叶粑粑。

香蒿草小,气味其实比艾叶清淡很多。其外表是深绿色的、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糍粑,也有放碎菜叶做成咸的。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4.jpg

【做法】

1. 艾叶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以去除苦味。

2. 好的艾叶在热水里焯2分,捞出浸泡在凉水里,继续泡1小时。

3. 泡好的艾叶挤去水分后,切成碎末。

4. 将糯米粉,艾叶碎放在大碗里,加约100毫升水,揉成不粘手,略干的面团

5. 花生和芝麻在炒锅里炒香,凉后装入厚塑料袋里,用擀面杖压成碎末,再加入白砂糖继续碾成略碎,装入小碗,拌匀。

6. 摘取少许面团,在手里捏成扁圆形,放入少许花生芝麻馅,然后四边向中间捏紧,将接口处捏实,做成像汤圆那样的一个球形

7. 蒸锅里烧开水后,将制作好的艾粑粑放在玉米叶,或柚子叶上,放入蒸锅里大火蒸10分,关火连叶取出,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

凉吃风味更佳,若时间长了,艾粑粑太硬,可以入油锅煎香。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5.jpg

蒸米粉肉

宜春的粉米蒸肉粘香可口,肉烂易嚼,肥香不腻,烹饪过程内需要3个多小时的加工而蒸出来的美食,宜春大大小小的餐厅内都会有这道菜式。

【做法】

1. 将大米浸泡洗净。

2. 待灶火点着,锅烧热。

3. 把米放进去小火翻炒,米的颜色逐渐有了变化,摸上去滚烫了,再加入花椒及掰碎的八角一起炒,直到米粒炒开花,散出米香味就即可。

4. 随后将炒好的米和调料一起捣碎捣细。

5. 再将切好的猪肉薄片放点水,加入盐等调料

6. 和炒好的米粉一起拌匀

7. 码入碗中,上屉大火蒸熟,便成一道美味。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6.jpg

糊羹

糊羹是江西著名小吃,又名蒲羹。江西糊羹始于元朝开始,是江西地区过年传统菜式,有着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制作时将香菇、肉、荸荠、冬笋、白豆腐、腐竹、红萝卜、肚肠、鸭血、、酱干全部切成大小适宜的丁装,下锅煸炒之后加入鸡汤,将根据不同口味添加适合自己的调料烧沸后,勾芡即可食用。

万载八宝油卷

油卷是万载民间一道盛行的特色名菜,因选用8种材料精制而成,故又称“八宝”。其具有鲜香脆嫩、脆而不烂、软而不散、色泽如玉的特点,已有上千年历史,在万载民间若设重要酒宴,油卷、肘子肉(烂炆)、鲜鱼、羊肉四道菜必不可少、否则就不成席。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7.jpg

慈化鸡

慈化鸡。最早源自江西省宜春市慈化镇,其传统做法:先将一整只鸡放入开水煮成八分熟,等他冷却后砍成块,再将山茶油烧热,放上香精料,保持香味,接着放入鸡肉爆炒一分钟,在这一分钟内鸡肉将充分吸收配料的味道,变得十分入味,最后放入小米椒进行熬煮即可起锅。

扎粉

扎粉是扎起来的粉,晚米收割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也方便携带。炒粉的原料,一定要选择地道正宗的袁州传统手工扎粉,扎粉现在成了宜春小吃的一部分,几乎每家小饭店都有这道菜。
“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宜春本味-8.jpg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人才辈出,唐代诗人刘慎虚、宋代史学家刘恕、宋代著名诗僧惠洪、南宋史学家徐梦莘、元代诗人揭傒斯、史学家陈邦瞻、抗倭名将邓子龙等,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也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来赞美宜春,可见宜春的文化背景的深远。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大罗言酒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8865289087287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1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宜春[玫瑰][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1 14:45 , Processed in 0.08035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