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05|回复: 0

祖国的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对十八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应免费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2 17: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的寒暑假,是孩子们满怀憧憬的日子。虽然学业紧张,竞争激烈,补课加练和假期作业在所难免。但游戏、玩乐、适当的懒觉,也是孩子们盼望很久了的。很多爸爸妈妈们为了尽己所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早早的就制定了家庭旅游计划。然而孩子们的寒暑假,却也正值旅游的旺季。高铁是不可能优惠的,机票也少了很多折扣,酒店住宿执行旺季价格,旅行社的尾单也消失了。再加上各地景点贵得毫无道理的门票,还有景区内5元一瓶的水、10元起步的村镇小厂雪糕、20元一碗展现极致刀工薄如纸片的牛肉面,景区内各种缆车、中转接驳车、烦不胜烦一道道小门票,以上种种,最后再乘以一家三口、四口、五六口的基数,这是一笔相当不菲的开支。

祖国的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对十八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应免费开放-1.jpg

图文无关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结果成了一纸空文,只见涨不见降。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6月2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在当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期到来之前,降低国内一批5A级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然而事后看来,切实响应、真诚让利的屈指可数。迄今游客并没有体会到多少真正的实惠。
近年来,很多景区推出了套票、联票,看似大幅度让利优惠,其实满满都是套路。一些景区十几个地方都要收门票,套票总价上看似打了七折甚至六折,但是其中很多是鸡肋景点。游客从时间精力、旅游成本上考虑,也不太可能跑完所有景点。真正值得去的也就那两三个地方。最后一算,套票比单买还不划算。
各地的那些欣欣向荣的人造景点和游乐场属于资本投资,企业有自主定价权,追求效益无可厚非。但是祖国的名山大川乃是中华民族之共同财富,96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灿若星辰的历史人文古迹是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遗产,不应该是,至少不仅仅是某地方和某部门的GDP。尤其对于未成年人,应该展现出足够的善意。
2000年以来,中国游客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密集。伴随消费能力的提升,而为各国所青睐。我的一些喜欢旅游的朋友,总是一趟一趟的往东南亚跑,很多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泰国。他们在世界各地一圈下来后,将泰国做为经常性的度假地。因为从交通、饮食、住宿、乃至对游客的友好度,综合起来胜于国内景区,感觉到物有所值,钱花得舒适。
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门票超过100元人民币的屈指可数,很多如雷贯耳的景点都只要几十元人民币门票甚至不收门票,如埃及金字塔门票大约相当于人民币五十元。日本所有自然景观包括富士山原本都不要门票。2015年富士山部分地区才开始自愿缴纳少量门票费。而我国很多地方一座稍有名气的山,就要收80元、100元、120元;登上一座80年代之后新建的仿古名楼,就要收50元、80元。而且登上去之后,观赏性一般却每层都是卖小玩意儿的。一些本应有充分理由和责任免费参观的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遗址古迹,收起门票来也毫不手软甚至恬不知耻。这些地方名字我就不点了,各地网友不妨跟帖列举之。

祖国的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对十八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应免费开放-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与之相对应,2008年,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迄今已逾十年。这十年来,国家每年补贴几十亿元,全国近5000家博物馆免费开放4000多家,堪称大快人心的盛世壮举。这些年来,笔者足迹所至数十家大型博物馆,家乡杭州的博物馆更是一去再去,分文未花。每当步入那些设计端庄厚重,布置精美肃穆的博物馆,一览八千年文物陈列,神游历史长河之时,亦感佩伟大祖国的大国气度。
行文至此,斗胆建议:
全国所有自然与人文景点,对于十八岁以下未成年的少年儿童,应予彻底免票。目前身高1米2至1米5半票的政策,对于少年儿童缺乏关爱,尤其以国内目前的门票水平来看。1米5的城市儿童,也就十二、三周岁,小学还没毕业,一个小学生,在父母陪同下,在自己的祖国登个楼,爬个山,参观祖国的人文古迹,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收费。
现有的景区大门票里面各种小门票,应全面普查严格控制,能取消的尽量取消。有些景区光买了大门票,进去根本没什么看的,非接着买小门票不可,有些小门票简直就是过路费,不买就到不了下一个景点。
景区门票的降价,应有实实在在的考核标准,景区内的各项收费服务也应在考核范围之内。门票之外的收费服务,应本着不购买不影响基础的旅游体验为基准,严格控制收费项目单价、总价、数量,能减则减,应减尽减。
国家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中华民族共同财产,是GDP,同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公益属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也应尽快在旅游景区的门票上,得到切实的体现。
本文欢迎转载,显著标注署名与出处即可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4612570080150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18:07 , Processed in 0.06531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