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57|回复: 0

临朐民俗|打“转懒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9 05: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转懒儿”
文/王振千
童谣有:“懒老婆,腚儿尖,不会干活会熬天,拿鞭子,打你懒,快去快去把活干。小孩子,莫学懒,学懒没有吃和穿!”说的就是打“转懒儿”。

临朐民俗|打“转懒儿”-1.jpg




“转懒儿”这种玩具,学名大概叫陀螺,我们这里都叫“转懒儿”或者叫“懒老婆儿”,它一般用小圆木块做成,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纯手工打造”。那时大人们要到生产队里上工,没时间给我们做,“转懒儿”一般就由我们小孩子自己动手做,也有央求父母帮着做成的。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子,手巧点的做得耐用漂亮些,手笨点的做得“短命”粗糙些。再高级一点的,去生产队修理组里找来从小推车轴承里倒下来的小钢珠,镶在底下,明晃晃地转起来既稳当又时间长。打“转懒儿”的鞭子,多是用手指粗细的棉槐条、小榆条做杆,用破旧的细布条作鞭绳。它的玩法,可以单人独打一个,也可几人按顺序轮流打一个,还可分组一人打一个,进行比赛,场地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说是“打”倒不如用“抽打”这个词更合适些。不管那种形式,都是以时间长者取胜,由于它一年四季都能玩,故颇受小孩子们喜欢。当然最好的场地莫过于冬天结冰的水面了,俺村四周环水,塘坝多,村东又有一条小河,这就为我们打“转懒儿”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场所。我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格外冷,水结了冰,水面就像镶上了一大块圆圆亮亮的镜子,伙伴们将鞭绳儿一圈一圈绕在“转懒儿”的身上,然后躬着腰将“转懒儿”放在亮如镜面的冰面上,有钢珠的一端着冰,左手捏紧“转懒儿”,右手握着鞭杆儿,接着右手用力向上前方一甩,由于向心力的作用,“转懒儿”便会在冰面上飞速旋转起来。为了让“转懒儿”不停地旋转,伙伴们用冻得通红的小手不断使劲地挥动着鞭子,不停地抽打着“转懒儿”。越打它越转,越打它越欢。如果时间长了不抽打它,它便会摇摇晃晃地像喝醉了酒似的想倒下。这时,你就必须赶紧再抽打它几鞭子,接着它就会直起腰杆,抖起精神,飞转起来……

临朐民俗|打“转懒儿”-2.jpg




那时候小学生课程少、课外作业也少,放了学或是星期日,随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快乐地打“转懒儿”的身影儿, “叭叭”声此起彼伏,只要它不“死”掉,你就尽管一鞭一鞭的打。那时候的大人、小孩吃得都不好,可浑身不知哪来的那骨劲,鞭子抽得满天响,高潮时上衣的扣子都解了,脸上汗淋淋的满是污渍。而且有时还脱掉棉衣,甚至光着脊梁打,身上还直冒热气,也不知是哪来的那份热情,没有一个喊累的,也没有一个说冷的——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对什么是“热情或是心甘情愿”的最好注解。我们常常一直坚持“战斗”到天黑,等大人们远远的站在房前屋后喊回家吃饭时,才肯收起鞭子,捡起正飞转的“转懒儿”,恋恋不舍地往家走。

临朐民俗|打“转懒儿”-3.jpg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或是就地取材,或是亲手打造,是的的确确的零投入,纯天然,无污染,如:地上的石块、零碎的瓦片、飘零的树叶、庄稼的秸秆等等等等,但都玩得很起劲!现在,每当看到孩子们守着大人们花钱买来的一堆一堆玩具,还哭着叫着说没玩具玩时,我是真心地不理解:到底是孩子们不会玩了,还是我们大人们的教育方法不妥?

临朐民俗|打“转懒儿”-4.jpg





临朐民俗|打“转懒儿”-5.jpg






作者简介
王振千: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临胊县作家协会理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44684165367075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14:32 , Processed in 0.15656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