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3千米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东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著名的“老子”)到此归隐修炼,被 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 历史,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现存庙宇中顶峰老君庙规模最大,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
老君山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小时,无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年降水量最高达1386.6毫米,最少403.3毫米。
北魏时期,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
唐太宗时期,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老君庙,山巅修建老君庙,铁椽铁瓦,以“铁顶”著称,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
洛阳老君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记录着十九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
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历史。
现存的庙宇中顶峰老君庙规模最大。老君山道教文化区沿途庙宇历史悠久,山顶老君庙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的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该景观被 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
山顶太清观始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千 百年来,一直是豫、陕、皖、鄂等地众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东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来,仅台湾高雄九龙八风进香团每批朝山者就多达百人。
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
它坐落在老龙窝栈道之上。由于龙吟阁坐落位置独特,所以在这儿听群瀑泉声是游人的一大享受。溪流从珍珠滩留下,到了龙吟阁下,被山岩拘成湍流快速流入深潭,经过了一系列的缓急冲撞之后,留下了大小十几个瀑布,瀑布水声能够在涧谷中的回音壁间回荡。
而中鼎云海为老君山云海之首。云海出现时,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雾锁万峰。犹如站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隐现似动若静。在上晴下阴的云海出现时,显现出“海到天涯天为岸,山至极顶人为峰”的景观。
过了老龙窝,是一片油松林,旅游步道穿林而过,给人一种曲经通幽之感。林下便是珍珠滩。圆乎乎、光溜溜的鹅卵石在水光的映衬下,犹如珍珠散盘。清澈的溪水在珍珠间浅吟低唱。与轻烟似的松韵一起荡涤着来自喧嚣都市游人心中的烦恼,为游客憧憬着人生的五彩之梦。
翘首而望,看那古松摩云,危崖欲倾,确实雄伟壮观。这就是老君山一处胜景“舍身崖”,每当日落之时,此处“余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人画中”,瑰丽的晚霞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
2017年3月8日,河南洛阳,当日是国际妇女节,一些胆大的“女神”瑜伽爱好者挑战高空,来到伏牛山主峰老君山,在让人走着都腿软的海拔2000余米玻璃观景台上练瑜伽。悬崖绝壁修炼功夫瑜伽
洛阳老君山峰林景观,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披绿挂红,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由于老君山花岗岩体与其它花岗岩的不同。老君山的岩体是由“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它是在距今1.4—0.8亿年间秦岭造山带抬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年轻的岩体,被国内地质学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峰林之间内一步一景,步移景换,景景如画,故称之为“十里画屏”。
门票:80元/人。特殊人群: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3米以下免费;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军人持军官证、记者持记者证免票。B.优惠政策:60至69周岁之间的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学生持学生证、残疾人持残疾证购景区优惠票开放时间:08:00—18:00交通概况:自驾:郑州-郑少洛高速(或连霍高速)-洛阳伊川北下-洛栾快速通道-栾川老君山。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开着君马去旅行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4429127065076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