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671|回复: 0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普通驿站变身朝鲜族民俗必游之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2 09: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华社电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有“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美誉。凭着不懈的探索、奋斗,30年间,红旗村从普通驿站发展成朝鲜族民俗旅游的代表、乡村旅游的一面“红旗”,成为游客“必游之处”。

红旗村位于延边州首府延吉市通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明长公路旁。村庄道路两侧井然有序地分布着青瓦白墙的朝鲜族民居。全村86户、326人,大部分为朝鲜族。

1987年,一场洪水将红旗村淹没。“村子离公路不远,为啥不能借灾后搬迁到公路边搞朝鲜族民俗村、发展旅游业?”时任安图县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金镇国提出设想。

1988年起,村民分批搬迁到明长公路边。“县里为每家提供3000元无息贷款,每户以民宿标准设计,并以长远眼光预留室内卫生间,地下铺设了排污管道。”金镇国介绍。

搬迁后,红旗村开始大做旅游文章,成为去长白山游客的歇脚之地,当时一年能接待10多万人次。

2010年7月28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再次吞噬红旗村。在政府的帮扶下,经过两年的灾后重建,红旗村重新崛起。

重建后的红旗村吸引了外来投资的进入。2012年,曾在张家界等地从事过旅游产业的陈绍科将目光落在了红旗村。陈绍科说:“拥有民俗文化底蕴的红旗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沃土。”

依托旅游公司规模经营、集约管理,红旗村的民俗旅游再次焕发生机,陆续建起了民俗演绎大厅、民俗体验馆、朝鲜族百年民居等参观体验场馆;政府出资建起了灵芝采摘大棚、稻田观赏木栈道等观光项目。

如今,参观、体验、民宿、采摘等旅游项目成为村民务农外的第二茬“庄稼”。

广东游客张恒远随旅行团到长白山游玩时,来到红旗村参观、就餐。在村民权永景的家中,张恒远脱鞋踏上火炕,感觉十分新奇。午餐时,张恒远在民俗演绎大厅内,一边品尝朝鲜族美食,一边兴致勃勃观看朝鲜族歌舞表演。

2011年红旗村恢复旅游接待后,当年游客人数17.5万人次。2018年,游客人数达到45万人次。村主任赵哲范告诉记者,通过旅游公司租用停车场、采摘园等项目的利润分成,红旗村年集体收入可达40万元左右。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828920280296985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10:04 , Processed in 0.0680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