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鹏
我的母亲1939年生人,年轻时当过小队会计兼保管员,后任大队妇女主任。她工作认真负责,在乡亲们中有很好的口碑。
1966年1月,时年27岁的她被群众推选为历城县鸭旺口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0多年来,她一直珍藏着当时的代表证和参会通知。
这张泛黄的代表证上写道:“您已光荣当选历城县鸭旺口人民公社第六届社员(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公社决定于1966年2月26日在公社召开鸭旺口人民公社第六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一天。接此通知后,希广泛收集社员的意见和要求,填在提案表内,按时出席会议为要。”
当我看到参会通知最后备注写有“自带给养,座位”,先是惊奇,后是不解:“公家开会哪有自带给养的?”母亲解释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物质匮乏,开会时不但要自己带着饭,还要带着小板凳。当时没有交通工具,开会当天,老早就得起床,步行七八里路走到会场。
母亲1955年入党,如今已有60年党龄。母亲年轻时接受了党的良好教育,加之自己生活的磨练,一辈子勤俭节约,每当看到我们年轻人吃饭,稀饭碗喝不干净,菜盘子吃不干净时,就会严厉地给予批评。
有时我反驳母亲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整天说‘粒粒皆辛苦’”。母亲严肃地对我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到什么时候也不过时,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壹点号 人文齐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814854627097318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