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115|回复: 7

生物燃料拯救全球变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1 19: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能源产业的碳排放量重新开始抬头,在连续三年持平后,于2017年增长了1.4%。全球能源监管机构——国际能源署的分析表明,这一增长今年可能还会加快。这与《巴黎气候协定》所要求的大幅削减碳排放的目标背道而驰。《气候协定》的197个协约方曾经承诺,将工业化后的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2℃。引领气候科学研究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就此作出报告,再次警告全球将在本世纪末滑向增温3℃的恶果。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对于遏制全球变暖必不可少。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增长迅速。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还将继续扩大。据估计,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能源增长的40%。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在电力领域实现最迅速的增长,到2023年将会占据全部发电量的30%。尽管电力只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0%不到,但依旧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可再生能源在供暖和运输方面的使用仍然有限,而这两项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耗的80%。要完成防止气候变异的目标,对这些领域进行脱碳改革必不可少。想实现这一目标的话,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往往被忽略的能源必须得到正视:那就是现代生物能。

生物燃料拯救全球变暖-1.jpg



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能总是与燃烧柴火、煤炭甚至动物粪便关联在一起。在发展中国家,用这些方法来烹饪和取暖确实普遍,但会产生有害污染物,破坏环境。现代生物能则与此不同。它指的是诸如木屑棒、乙醇、沼气(有机物分解产生)和生物柴油(菜籽等植物材料制成)等可持续生物燃料。2017年里,现代生物能供给了可持续能源消耗的一半,是太阳能和风能总和的4倍之多。尽管生物燃料在海运、特别是空运方面仍然作用有限,但它能为工业供热、为建筑供水供暖,以及为交通运输提供动力,帮助缺乏选择余地的行业进行脱碳。

尽管生物燃料燃烧时,每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比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多,但仍然有助于减缓气候变暖。因为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出了早被沉积到地下数百万年的碳;燃烧生物燃料不过是将最近被生物吸附的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正是基于这一理由,国际能源署为将本世纪变暖控制在2℃内的规划中提到,到2060年,现代生物能要在全球能源占比中从现在的4.5%提高到17%。同时,现代生物能也将会减少17%的碳排放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强调,要尽量将全球增温控制在1.5℃而不是2℃以内,以避免干旱、洪涝、酷热及极端气候导致的贫困,因而加快推广生物燃料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如果生物能源得不到大笔投资、政策和监管的支持,减缓全球变暖的目标就必然难以实现。

本文译自 The Economist,由译者 Longinus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374224074999075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现在还是在使用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酷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燃料是人类实现永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升温相当于人体发烧是由于病毒大量繁殖话动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燃料不就是以前的柴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说法是错的。是地球离太阳近了升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北方不让烧火坑还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9: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10 09:09 , Processed in 0.0853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