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5257|回复: 20

黄冈缘何出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6 0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古文昌地,风流数黄冈。
黄冈缘何出名人-1.jpg

地处鄂东地区的黄冈自古以来以贫穷落后著称,但令人惊奇的是,自宋元以来,特别是在晚清至近现代,却是一个人才富集区,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以至于向有“惟楚有材,鄂东为最”之说。黄冈名人灿若繁星,据统计,黄冈历代名人达1600余人。其中古代1134人【进士944人(5名状元,61人官至二品以上);举人中的杰出者192人(举人3985人)】、近现代名人466人。其中北京中华世纪坛收录了40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中,黄冈有李四光、李时珍、毕昇3人。并孕育了道信、弘忍两位禅宗初祖;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等200多名开国将帅。据说《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中三分之一是黄冈人。
黄冈缘何出名人-2.jpg

黄冈缘何出名人,这一切源于黄冈地理位置。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军事屏障,换言之黄冈地处东西南北交汇之处,是历代战争频发之地。

历史上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许多次战乱。曾发生过十六次重大战争。包括:吴楚柏举之战、赤壁之战、唐末五代军阀混战(876—878年)、南宋抗金(1129—1144年)、罗州城保卫战(1121年)、抗御蒙军(1236—1259年)、天完国(1351年)、李自成挥师蕲黄(1634年)、张献忠进驻蕲黄(1643年)、蕲黄48寨抗清(1653—1674年)、太平军捻军(1853—1867年)、黄广战役(1938年7—10月)、鄂豫皖根据地与红四方军成立、中原突围(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8月)以及鄂东解放及渡江战役(1949年)等。
黄冈缘何出名人-3.jpg

战火毫无例外波及城池。这样的后果是,黄冈历史上的古城几乎烧毁殆尽,留存下来寥寥无几。据统计黄冈历史上有十六座城池,包括:邾城(前255—339年),春秋末期,楚宣王灭邾,迁其君民于黄州筑城,名邾城,东晋咸康五年被后赵军队一把火化为灰烬;寻阳城(前206—412年),存在600多年,先在黄梅县蔡山镇,后来搬到了九江;罗州城(前201—1263年),存在的时间最长,1263年被元军毁掉,后来迁到现在的蕲州镇重建;西陵城(西汉初,江夏郡治),在现在的新洲;西阳城(329—573年),在黄冈市区的长江边上;蕲阳城(448—559年),在蕲春县八里湖的土门,存在了百余年;黄州城经历了多次搬迁,黄州宋城是夯土墙,现在的黄州城遗址是明朝1386年修建的;现在的蕲州城是元朝1272年建的,明代1408年进行了重修。此外,还包括黄梅县城(1466年)、罗田县城(1479年)、英山县城(1499年)、麻城县城(1499年)、黄安县城(1563年)、蕲水县城(1575年)、广济县城以及荆王府(1445—1643年)。尤其是首府黄州经历的变迁更多,最开始黄州是在黄陂的南司州,后迁至麻城的衡州城、新洲的南安城、再到禹王城,之后又迁至黄州宋城,最后迁至明代修建的黄州城。这也是新兴政权对焚毁城市,使他们有理由建筑属于自已的城市原因之一。
黄冈缘何出名人-4.jpg

显而易见,战争必然带来人口剧减,人口剧减必然带来移民。

黄冈是一座移民城市,曾有八次大规模地移民,两次大规模地迁出。

第一次移进移民是在公元前255年,楚国先灭鲁国,随后灭掉了鲁国的附属国邾国(今山东邹县),将邾国的君民迁入黄州,并在江边修筑邾城,即现在的禹王城。

第二次是朝廷移徙巴人“南郡蛮”。47年,巴人叛乱,朝廷统兵镇压。叛乱平息后,朝廷实施分而治之之策,将叛乱的7000多巴人迁徙到黄州。

第三次是朝廷移徙巴人“巫蛮”。101年,生活在今鄂西川东的“巫蛮”叛乱,朝廷再派兵镇压,“巫蛮”失败请降。朝廷再次将巴人迁移到倒、举、巴、浠、蕲五水流域,成为“五水蛮”。

第四次是西晋末年的流民南迁侨置。西晋末年,豫州民众与土族为躲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战祸,背井离乡迁入黄州。这是从中原南移的移民。

第五至第八次大规模移民是四次江西填湖广。这也是很多黄冈人说自己的祖籍在江西的原因。

移居黄冈的同时有两处迁出即两次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非常著名的移民历史。元末明初,罗田人徐寿辉建立了天完国,与元朝对抗,难民苦不堪言,便逃往四川。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率队西征川蜀,带去了一支黄州人。明末清初,张献忠在麻城招兵买马约5.7万人,直接带去了四川。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朝廷颁诏移民,蕲黄百姓奉旨入川。
黄冈缘何出名人-5.jpg

麻城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中转站)。1472年因户口消耗,并入麻城仙居乡。麻城孝感乡包括今麻城西南部中馆驿、宋埠、顺河以及红安、新洲、黄陂等地。从元末明初至清中期,向四川、重庆等地连续大量移民,有“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之说。今麻城在举水河畔竖立孝感乡移民始发地纪念碑,兴建麻城移民博物馆。

而移民的结果必然带来文化的变化。

黄冈处于吴头楚尾,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这里此消彼长、互相融合,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合,因而黄冈的文化便具有两重性。典型是“四戏同源”,“四戏”即楚剧、汉剧、京剧和黄梅戏,据考证,楚剧=哦呵腔+黄陂孝感方言及音乐;汉剧=二黄+西皮;京剧=汉调+徽调;黄梅戏=黄梅采茶调+安庆方言及民间艺术。楚剧、汉剧、黄梅戏中,黄冈的元素、遗传基因各占一半;京剧中黄冈的基因占四分之一。这四种戏的源头都在黄冈,形成了“四戏同源”的独特文化景观。

更为难道的是,黄冈自古就有重教兴学的传统。早在科举考试之前就设有家塾、乡校,唐代建有荆楚最早的儒学宫——兰溪学宫,北宋建有最早的书院——雪堂书院。明清时期,黄冈书院林立,讲学成风。黄州河东书院,红安天台书院书声琅琅。历史上,黄冈一直科甲鼎盛,科举及第为荆楚之首,由此赢得了“唯楚有才,鄂东为最”的美誉。文昌教盛,人才辈出。明朝黄冈进士占湖北的39%,清朝时占35%。明清两代黄冈进士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仅次于杭州、福州、苏州和北京。特别是张之洞督鄂期间,大兴教育,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中,黄冈籍占很大比例。
黄冈缘何出名人-6.jpg

此外,战争导致民风彪悍,穷则思变。

黄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中共一大代表13人,黄冈就占了3位(董必武、陈潭秋、包慧僧)。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的将帅1613位,黄冈有102位,占了6.3%。
黄冈缘何出名人-7.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553867133576811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黄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安将军县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团凤是个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人民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贫穷的是英山。这是毕昇故里,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便在其境内。鸡鸣鄂皖二省,全境呈原始风貌。第一次大革命时,共产党人萧伯堂在蔡家畈点燃革命火种,后在国民党残酷镇压下转移至金寨。这里组建过二支红军部队,出过很多黄埔生。李先念夫人林佳媚在这里工作过,皮定均曾为第八区(现为石镇)儿童团长。郭?(不记得,英山革命红念馆有名字)曾是周恩来秘书,在海陆丰肃反时被冤杀。境内70%森林覆盖,生产的高山茶叶口味一绝,余正泰粉丝,石镇千张,滿山野菜、遍地的旅游资源无不令人神往。著名小说《漩流》便是在桃花冲风景区完稿。这是一个被尘世遗忘的地方,这是被财富抛弃的地方,这是革命的摇蓝,这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之一,这里有全国著名的三大温泉,这是离红尘太远,离贫穷太近。请你记住:他叫英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的确出人才,文武医科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的第一故乡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有教授县、博士街,将军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0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安人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3 20:48 , Processed in 0.08714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