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817|回复: 0

沂蒙民俗 (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2 2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沂蒙民俗 (3)-1.jpg

作家邵长虹


邵长虹简介:山东平邑人,企业家、词作家,著名草根诗人。为人恪守“人道酬善”;经商崇尚“商道酬信”;为文奉行“以文化人、以文化心”的信条,彰显靓丽的律己育人的人文关怀,意象唯美。著有《长虹文集》、诗集《望海》、沂蒙故事(系列)、沂蒙民俗(系列)、《沂蒙童谣》、中篇小说、电影剧本《月光下的女神》等佳作,词作《天下第一情》获“沂蒙文艺奖”二等奖,由著名歌唱家于文华,歌星刘静倾情演唱,影响巨大,赞声如潮……
沂蒙民俗 (3)-2.jpg

说到家,沂蒙民俗民情与中华民俗民情同源同宗,一脉相传,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以农历“七月十五”为例,每年这一天,沂蒙人只说是过“七月十五”,也知晓是祭奠先祖的日子,并不知晓“七月十五”是因何而来。事实上,“七月十五”是道教中最为盛行“中元节”,而在佛教中,“七月十五”则被称作“盂兰节”,与春季的 “清明节”、“冬至”的“送寒衣节”并称一年中的三大鬼节,是中华民族焚香祭祖的传统节日。
沂蒙民俗 (3)-3.jpg


15、 正月十六(小姐饭)

正月十六的这天上午,一般都是以村子为单位,赶上村子大的,会组织上若干伙子。他们把村里的闺女们都约伙在一起,般正地做上一顿小姐饭,对闺女们来说:这件事儿非常重要,谁也不敢怠慢。说到这儿,人们当然要问:“哎!小姐饭是什么饭呢?”小姐饭又被称作 “巧巧饭”、 “百家饭”,由于这些饭是由一群少女们亲手做的,又被称作“小姐饭”,久而久之,人们就这么称谓了。
沂蒙民俗 (3)-4.jpg

时间是正月十六的这天上午,由一位领头的闺女,把一群十五六岁的小闺女们聚集在一起,大家相约结伴,按照事先的筹划,大家按部就班、开始分头挨家挨户地讨要各种、各类小杂粮。如绿豆、黑豆、红豆、小米、玉米面、荞麦面、地瓜面子等等,不一而足。
沂蒙民俗 (3)-5.jpg

做罢这些之后,由为首的闺女将这些杂粮装进箢子里,然后拎回自己的家中,先找上一口大铁锅放在天井的炉子上,点上柴火,开始熬粥,姐妹们各忙各的,都很勤快,一时间欢声笑语,显得非常热闹。
沂蒙民俗 (3)-6.jpg

忙归忙,有一道程序却很重要,就是将事先备好的顶针子、也要般正地洗净入锅。等到把粥煮熟之后,她们逐一走上前来,每个人都会分到一小碗。到这时就看运气了,谁若能喝到顶针子的话,谁就是巧上加巧的闺女,自然会受到同伴们和左邻右舍的连连夸奖,真是幸运极了。举行完这个仪式之后,她们便一起把碗端到村头的小河边上,用筷子往河里拨上一点点粥,而她们的口中都念念有词:“小鱼小鱼来喝汤,给俺送个针线筐;小虾小虾来吃饭,给俺留下针和线;小莲小莲祝福俺,心灵手巧一百年。”
沂蒙民俗 (3)-7.jpg

据说凡是吃了“巧巧饭”的闺女,都会变得心灵手巧,针线活儿也好,模样儿也变得水灵俊俏,长大后准能嫁个如意忙郎君,当一个巧媳妇。若不吃巧巧饭的话,可就毁堆了,闺女不光人的脑子笨,手脚也不利索,长相也很困难,指定嫁不岀去的。所以说少女们一定要吃小姐饭,可不是闹着玩啊!
沂蒙民俗 (3)-8.jpg

16、 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这天,被称作龙抬头,又被称作“青龙节”、或“春龙节”,刚好与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联在一起,后来,“龙抬头”逐渐演变成为以祈求丰收和驱除虫害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如之,也就增加了“龙抬头”节日的内容,家家户户都很重视,主要活动内容是打囤和炒蝎子抓,也就是,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般正地“撒围子”。
沂蒙民俗 (3)-9.jpg

“二月二撒围子——瞧你这围子是怎么围的呀?”其意是笑话这户人家为人不好?日子也会过得一般般。每逢二月二来临的这天,人们都会聚在自家的天井里,开始用锅门灰来撒围子,大家都撒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因为围子围得越圆溜,就证明这户人家越吉祥、为人越好。若撒不圆溜的话,可就毁堆了!一家人都会觉得很无奈、很丧气的,忒不吉利如意了。固此,人们撒围子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虔诚、非常认真,他们一边围,嘴里一还边在不停地叨念:“二月二来龙抬头,撒上一个围子圆蹓溜,横看像金来竖看像斗,大囤哪个尖来小囤流,俺今后的日子有奔头。”
沂蒙民俗 (3)-10.jpg

其他的活动还有很多,最主要的仪程就是祭土地神、还要炒料豆、也被称作:蝎子爪,再蒸上一箢子大馒头,家家户户都被忙得团团转,没有一个闲着玩的。由于“二月二”这天禁忌做针钱活,谁也不能再去动针动线了,这都是一些犯讲究的事儿,谁也不敢去违背。然而,无所事事怎么成呢?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妇女们灵机一动,正好借此机会去走走亲戚、串串门子、抽空回一趟娘家,想来真是一举两得。所以说:“二月二”也是已婚媳妇回娘家、串亲戚的好日子。
沂蒙民俗 (3)-11.jpg

17、三月三

据道教相传:三月三是西天王母娘娘的生日,每年三月三这天,西天瑶池歌舞升平,西天王母娘娘正忙着设蟠桃宴,隆重也款待前来庆贺的上天九路神仙,所以说:三月三是道教最盛大的庆典节日。为此,人间理当普天同庆才是正理儿。
沂蒙民俗 (3)-12.jpg

沂蒙民间广为流传着“三月三、过神仙”的传说。据传:每逢三月三的这一天,天上的神仙们都会走岀仙境,下凡到人间。人们只要来到庙会上,就有机会了,一不留神间就会遇上一位神仙,该有多恣啊!所以说,到了三月三这天,人们就是再忙,都会挤出功夫来前去赶庙会,目的就是为了见上神仙一面,以图向神仙祈福、求平安,非常灵验。
沂蒙民俗 (3)-13.jpg

以当地的白彦庙会、香山庙会、白龙泉庙会、仙姑山庙会等为例,整个庙会现场非常热闹,看上去盛状空前,那些说书的、唱戏的、耍把式的,真是应有尽有。山上山下也是人流如潮。高耸的香炉里香火旺盛,把整个炉体都烧红了,据说有求必应,灵验极了。
沂蒙民俗 (3)-14.jpg

再以香山为例:早年间“破四旧,立四新”的时候,却说有三个贼人凑在了一起,他们一时贼胆包天,竟然偷偷地跑到香山上去伐树木,不曾想?后来的结果可就惨了?他们仨用从香山上偷来的木材做船——不曾想?这只船也真犯邪了,只要见水就沉底;用香山的树木做屋顶梁头?结果呢?房屋却连连失火;剩下的木材也在同一天夜里一起自燃,烧得只剩了一把白灰,再后来,这三个人均不得善终,神不?
沂蒙民俗 (3)-15.jpg

故此,赶庙会的善男信女们都很虔诚,他们成群结队,蜂拥而至,往往数以万计,看上去络绎不绝、浩浩荡荡的。人人手里都捧着香,所以他们被人们称为“香客”,所到之处,一片香火燎绕的景象,已经成为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沂蒙民俗 (3)-16.jpg

18、 清明节: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前一天,被人们称作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的好时节,眼前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也是很有讲究的,据传:清明节,是人们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士甘焚死不公侯”的晋国大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被后世尊称为介子: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于夏县裴介村,今山西省介休市。因其“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的高洁德行,深受世人怀念。清明节
沂蒙民俗 (3)-17.jpg

清明节寒食期间,在沂蒙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一些民间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按沂蒙山区一带的民间习俗,每逢寒食节这天,人们都要到自家的祖林上去添土上坟。时间是在寒食节的前一天早晨,在太阳尚未出来之前,晚辈们便组织起来,一起聚集在祖先坟墓的周围,大家用铁锨适量地南北取土,或适量地东西取土,将一锨锨新土填撒在旧坟头上,意即给祖先修缮房屋,过了清明,夏天将至,以防雨水大了,就会朝坟墓里边漏水。
沂蒙民俗 (3)-18.jpg

到了第二天下午,他们才开始正式到祖林上去上坟祭祖,所备祭祖供品一律为烙菜,烙菜中有菠菜、萝卜盒子:水萝卜、胡萝卜、青萝卜、藕盒、咸鱼等。先人去世之后的头三年里,毎年都要在寒食节的这天上午开始上坟,过了三年以后,就开始改为下坟上坟了,一点儿马虎不得。新坟不过三周年,是不准往坟头上添土的,这个规矩非常讲究,谁也不能违反。
沂蒙民俗 (3)-19.jpg

到了60年代、70年代以后,人们都响应上级的号召,整个社会,全国各地都开展风起云涌的“破四旧、立四新”、易风易俗的运动,到这时,丧葬也开始实行火化了,原有的坟墓大多数都在这时被平掉了。电影《平鹰坟》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个例,影响巨大。从此之后,人们到祖林里为祖坟添土的习俗并未被清除,一直依然断断续续地延续到了今天。只是,上坟祭祖的一些程序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化了。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地加快,各种习俗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不留神间,连人们上坟祭祖的贡品也开始变得简单化、随意化了,现在有的地方仍然在用烙菜为贡品,也有的地方在开始用水饺做为贡品,还有的地方更真接,他的干脆用饼干、点心、水果什么的也就可以了,摆上的贡品只要甭是双数就成了,因为贡神祭袓的贡品都要用单数。俗话讲:心到神知,为人之孝,贵在心孝。(未完待叙)
沂蒙民俗 (3)-20.jpg

版权属于作家邵长虹女士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沂蒙民俗 (3)-21.jpg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71104684759454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18:03 , Processed in 0.06848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