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477|回复: 0

天康生物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1 04: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1日消息,天康生物(002100)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3,002.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营业利润42,57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3%,利润总额42,860.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14.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437.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4%。

2017年度,公司饲料业务销售收入为220,011.78万元,同比下降0.91%,饲料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7.52%。全年饲料销售量为93.53万吨,同比增长2.55%。其中,猪饲料37.9万吨,同比增长27.44%,禽用饲料38.37万吨,同比下降8.38%,水产饲料4.74万吨,同比下降30.4%,反刍饲料11.4万吨,同比增长21.15%。

2017年度,公司制药业务销售收入为67,617.54万元,同比下降10.05%。制药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60%。全年动物疫苗销售量为120,873.14万头份(毫升),同比减少4.57%。其中,口蹄疫疫苗销量68,854.99万头份,同比减少10.43%,小反刍兽疫疫苗销量38,891.18万头份,同比增加0.31%,猪蓝耳病疫苗销量2,674.11万头份,同比减少39.44%,猪瘟疫苗销量261.52万头份,同比增加22.30%,牛布病疫苗销量10,191.34万头份,同比增长59.59%。

2017年度,公司生猪养殖及食品加工业务销售收入为74,230.3万元,同比增长4.35%,生猪养殖及食品加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03%。全年共出栏生猪48.94万头,同比增长58.31%,2017年末公司控股子公司母猪存栏3.3932万头,商品猪存栏30.83万头。

2017年度,公司植物蛋白及油脂加工业务销售收入为84,350.84万元,同比增长34.58%,植物蛋白及油脂加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22%。

2017年度,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22.93%,同比下降了0.99百分点。其中,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6.20%,同比上升了8.64个百分点;饲料业务毛利率为14.73%,同比上升了1.15个百分点;生猪养殖及食品加工业务毛利率为30.82%,同比下降了4.61个百分点;植物蛋白及油脂加工业务毛利率为3.91%,同比下降2.38个百分点。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畜禽、水产养殖业务》的披露要求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主要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从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均由公司完成,今后随着公司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将逐步扩大"公司+农户"的饲养模式的比重。

报告期内未出现重大疫病流行且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公布重大动物疫情的情形,未发生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是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全国拥有饲料生产企业二十余家,是全国饲料工业30强企业;公司是农业部在新疆唯一的兽用生物制品定点生产企业,是全国七家口蹄疫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之一,是农业部指定的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目前公司已进入全国兽用生物制品企业10强。

公司实现了现代畜牧业畜禽良种繁育-饲料与饲养管理-动物药品及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销售4个关键环节的完整闭合,形成动物疫苗、饲料及饲用植物蛋白、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及肉制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架构。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和技术储备,公司研发中心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拥有一支团结、务实、朝气向上的年轻管理团队,凝聚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基础管理扎实,为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1、动物疫苗行业

(1)2010年以来我国动物疫苗行业开始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迈进,2017年动物疫苗招标政策的调整更是加速了行业的市场化转型,虽然市场苗的渗透率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整体看现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2017年国家开始逐步松绑政府招标采购,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口蹄疫为例,口蹄疫疫苗为强免疫苗,同时也是国内份额最大的动物疫苗品种,2015年销售规模34亿,市场份额已超过30%,但从渗透率的角度看,其下游渗透水平仍较低:母猪渗透率40%左右,商品猪渗透率不足10%,牛羊渗透率更是不足5%,随着政策的放开及养殖集约程度的提高,2017年开始市场苗将加速接棒强制免疫疫苗,成为驱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扩张的主要力量。

(2)我国动物疫苗产品种类繁多,但整体上仍偏重于猪用和禽用疫苗,牛羊、宠物和水产疫苗不足,并且动物疫苗产品类型以传统疫苗为为主,新型疫苗较少。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养殖程度提高,新型疫病、毒株变异疫病更易发生和传播,比如危害较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均出自畜牧业的规模养殖体系,因此,预计2017年开始常规疫苗的改良、新型疫苗的研发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会更加重要,成为企业角逐的主战场。常规疫苗的重点在于改进和提高,这个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新环境下的防疫效率和防疫价值。新型疫苗的最大优势就是容易制造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的标记疫苗,便于疾病的净化,比如猪瘟基因缺失疫苗;此外还可以快速、定向地研制出致弱病原体及亚单位疫苗,利于疾病的快速控制。

因此,疫苗的研究开发一方面是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新型疫苗的研究,比如重组抗原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表位疫苗、可饲疫苗等。

2、生猪养殖行业

(1)养猪生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及玉米主产区转移

受环境刚性约束,生猪生产区域布局从东部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中国东北及西部地区土地辽阔、饲料资源丰富,是生猪养殖重点发展的区域。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种养结合养殖基地;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针对区域内气候特点,探索生猪养殖的科学模式。中国中部和西南部是生猪养殖的主产区,重点是持续稳步发展,成为稳定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环境压力较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其重点是优化布局,稳定养殖规模,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部分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确保区域内猪肉自给率稳定。

(2)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养猪业的主体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人口众多,生猪消费量巨大。建设大型养猪企业投资大,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高,防疫难度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难以全面推广。真正要解决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较好的模式。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一般年出栏500~3000头,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其优势是经营灵活,有土地,生产成本低,污染治理和猪病防治较容易;同时,专业从事生猪的饲养,防疫、设备、种猪更新交由大中型的专业公司。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将能够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针对中国的实际,北方人均土地面积大,可以建设环保比较好、硬件设施较好的家庭猪场;南方人多地少,可以依靠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发展养殖大户,通过社会化组织去协调解决。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中国家庭猪场通过硬件、人才、设备的改进,整合社会化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推动中国养猪业由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

(3)农牧结合的生态养猪模式

生态养猪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生态养猪的要求:一是要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即按照种植业和周边土地的消纳能力(承载量)布局畜禽养殖和规模。二是要推进清洁养殖,加快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粪污产生。从源头减量,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重金属和抗生素的使用;在过程中控制,实施干清粪,雨污分离,节约用水;加强终端处理,沼气利用和固液分离。三是重视科技开发,政府投入资金进行良种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建立优质种源库,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猪养殖的科技含量。四是要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的通道,实施生态养猪+沼气+绿色种植(粮、果、林等)的农牧结合养猪方式,促进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同时解决畜禽"吃"的饲料问题和"排"的粪尿问题,从而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养猪生产朝着健康、高效和精细化管理发展

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必将推进健康养猪生产。具体表现为:一是要选择合适的猪场设施设备。通过改进猪场设计,采用自动化设备喂料,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降低人工生产成本,减少生猪的应激反应,改善饲养环境,使猪场建筑结构和设备明显提升;通过物联网,实现栏舍温湿度监控、窗帘控制、灯光控制、喂料控制、氨气检测、清粪、视频监控等,以舒适的养殖环境保障猪群健康。二是利用精准的营养技术,确保猪肉质量安全。包括使用益生菌等安全无残留添加剂,禁用抗生素、高铜高锌;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大幅度减少微量元素用量;使用植酸酶,完全替代磷酸氢钙;添加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减少应激反应,改善健康和肉质。三是实施分阶段饲养,最大限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生猪生长周期中,根据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采食量,使饲料中营养成分与猪生长发育需要相匹配,以节约饲料成本和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5)生猪养殖业分工更加明确

对于中国养猪业来说,随着行业与技术的发展,养猪产业分工将进一步加快。一是养殖结构分化。全国范围内500头以下的小型散养户因疫病问题、市场风险、经济收入等原因大量退出,小而全的猪场将逐渐减少;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场)将根据自身情况、市场和地区优势选择生产定位。二是猪场分工明确。养猪业中,种猪场、扩繁场和肉猪场分工明确。专门从事育种的公司将会不断出现,专注于品种的纯种选育,一般种猪场则致力于扩繁二元杂交工作;大型养殖企业将更关注于公司化饲养母猪,以高度自动化、规模化取得经济效益;肉猪将以适度规模的中小型规模养猪场(家庭农场)养殖为主三是生猪屠宰一体化。"就近屠宰,冷链运输"的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步推进,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定点屠宰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

(6)"互联网+养猪"是大势所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养猪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型饲料企业兼并中小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大型养猪企业发展饲料企业,集团化、一体化、全产业链步伐将加快,"互联网+养猪"是大势所趋。当前,不少大型农牧企业都纷纷以"互联网+"为平台,从猪场管理、电子商务、产业金融等多个角度切入生猪养殖产业,以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二)公司的发展战略

公司将坚定地依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紧紧围绕养殖业的关键环节,包括饲料饲养、良种繁育、动保以及养殖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为养殖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提升养殖效益,实现公司和客户的共赢发展,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中国一流的"健康养殖服务商"和"安全食品供应商"。

(三)公司2018年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1、2018年公司的经营计划和主要经营目标是:饲料产销量102万吨,动物疫苗16亿头份(毫升)、生猪出栏70万头、植物蛋白原料加工量40万吨;营业收入51.2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5亿元。

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预算任务的完成:

(1)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努力实现猪瘟E2疫苗、口蹄疫市场苗销量突破,进一步拓展国际化业务;

(3)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搭建综合服务体系,以服务拉动公司各项业务发展;

(4)生猪养殖业务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指标、降低成本、扩大养殖规模;

(5)植物蛋白业务继续坚持可持续稳健经营的原则,把握市场节奏,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尝试开拓新的业务;

(6)强化财务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2、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3、2018年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2018年公司计划向银行申请不超过26亿元银行贷款(包括借新还旧),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公司将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和对策

1、畜禽疫病风险公司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同时饲料业务对畜禽养殖业的依赖度较大,未来如果出现大规模不可控的畜禽疫病,将在短期内引起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

对策:公司将不断加强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减少疫病的发生,同时公司主营业务已经形成了动物疫苗和饲料、生猪养殖并重的格局,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动物疫苗业务和生猪养殖、饲料业务的互补性,将有利于化解畜禽疫病带来的经营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将对公司饲料业务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在大宗原料主产区设立了专业的收储公司,在原材料价格相对低位时收储部分原材料,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公司将积极开辟新的原料供应渠道,努力降低原料成本。

3、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近年来国内畜禽产品价格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养殖效益的下滑将对公司生猪养殖和饲料业务的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策: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将通过提高管理和饲喂技术水平,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公司近几年来积极推进向服务营销模式的转型,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为价值链的竞争,为养殖户提供优良品种、养殖技术、防疫体系、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养殖户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降低畜禽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4、食品安全的风险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将对公司的品牌和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策:公司将通过严格的饲养管理确保生猪安全,同时在公司内部推行了国际通用的HACCP管理模式,产品达到了HACCP出品的标准,并且建立了肉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肉食品安全、放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65376864699683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7 00:41 , Processed in 0.3642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