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彝族人民对于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人口约870万(2010年),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
楚雄彝族古镇
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
公元783年,皮罗阁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元末,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而使大多数彝族地区的领主经济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彝族人民对于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彝族的摸奶节
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有《我的幺表姝》、《妈妈的女儿》、《阿诗玛》、《一双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等。"十月太阳历"是彝族传统历法,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
彝族歌舞
彝族地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也是人才辈出,如李文学、小叶丹、曲比阿乌、阿鲁阿卓、“山鹰组合”的吉克曲布、瓦其依合、沙玛拉且 ,“山鹰组合”是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是我国亿万少数民族的甲壳虫乐队,是彝族现代音乐不可撼动的鼻祖和开创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82173587319034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