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904|回复: 2

进击的中国科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8 20: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dc0008b5f9fcabbcf6

沈雨潇 北京大学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号:媒介之变(mediachanged),转载须经授权。

开创·新世纪

早在《三体》获得雨果奖五年前的2010年,随着《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的出版,刘慈欣就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誉为“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的开创性科幻作家。而随着《三体》电影的开机拍摄和雨果奖的揭晓,随着刘慈欣的名字广泛突破科幻圈,成为某种新的文化现象的代表,这一说法更是被各类采访报道反复引用。

从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历程上看,无论从代际划分还是从类型革新上,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无疑占据着至为关键的结构位置。

1976年5月,《少年科学》创刊号颁发的叶永烈《石油蛋白》可以说是文革后科幻小说的开篇。1979年,郑文光《飞向人马座》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则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科幻小说。而80年代,正是叶永烈、郑文光、童恩正等人,铸就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第一次繁荣。

九十年代,涌现了吴岩、王晋康、韩松、杨鹏、星河等一批“新生代”作家,在科幻题材上,沿革着八十年代作家对英美科幻“新浪潮”的学习,他们在叙事和故事上,尝试着进行新的实验和对传统的颠覆。但面对一般科幻读者,这也因意味着科幻小说可读性的折损。

1999年6月,刘慈欣在《科幻世界》首次颁发两篇作品《鲸歌》和《微不雅观尽头》,同年,他首次凭借《带上她的眼睛》获得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继“新生代”作家之后,刘慈欣毫无疑问是新世纪中国科幻文学最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作家,他的《流浪地球》、《乡村医生》、《超新星纪元》、《诗云》乃至《三体》更是新世纪中国科幻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

不同于九十年代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溯其上,反而具有某种西方科幻“黄金时代”的风格。刘慈欣最喜爱的科幻作家正是“黄金时代”的巨匠阿瑟·C·克拉克,他的作品从来不缺乏克拉克式浩瀚幽深的太空题材,他笔下的故事的叙事性与完成度比肩“黄金时代”的杰出作品,他的人物往往被置于极限之地的宇宙远端,从疏离中对人类与文明进行更清晰的凝视。而刘慈欣作品的整体气韵,也令人能熟悉地追溯到阿西莫夫和坎贝尔的恢宏壮阔的星河图景。这就不难理解,刘慈欣粉丝——“磁铁”们,为何一致称到《三体》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史诗”。

作为国内首位科幻学者同时是科幻作家的吴岩认为,“刘慈欣的小说可以被概括为某种意义上的新古典主义。他用本身的天才和艺术素养,在短短的时间里便重塑了经典科幻小说的形象。这个人就是刘慈欣。”

然而,刘慈欣与“黄金时代”的作家仍有着显然的不同。虽然同样表现着英雄主义的情怀,但区别于“黄金时代”科幻作家对、未来充盈豪迈的自信力,刘慈欣对人类现代文明的科学进步,却始终保持着一丝疑虑不安、一份审慎和反不雅观。他本身多次表示,对人类技术的发展,并不持乐不雅观态度。

他在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弱化了无义无反顾的激昂,而赋予他们艰难的思虑和犹豫的抉择。他视域中的银河也从未有人类器宇轩昂的迢迢征途。恰恰相反,面对着不成阻挡,不成探求的未知力量,他们是在坚韧而悲壮地流浪。这是他的作品作为具有开创性的“新古典主义”区别于“黄金时代”最大的地方。

承继·新传统

《三体》作为新古典主义之于太空题材一个标识表记标帜性的高峰,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仅表示在与前人作品的关系中,同时,它也同样深深影响和启发了中国更年轻一代的科幻文学。可以说,刘慈欣借由《三体》开启了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科幻新传统。

在《三体》第二、第三部尚未出版的时候,在网络上已经有不少“同人文”续写“三体故事”。其中最出彩的,无疑是八零后科幻作家宝树的《三体X——不雅观想之宙》。

在这本对于《三体——死神永生》进行的扩展和续写的作品中,通过讲述云天明在蓝星上的回忆与生活以及后来他与歌者世界的“相逢”,宝树无论从故事叙述还是艺术表示上,无论从本质还是风格上,都与刘慈欣的作品精神一脉相承,实现了与“三体故事”的创造性拼接。他在整个宇宙标准的恢弘构思上,“粘贴着大刘的思维”,又进行了极富想象力的发散,从而实现了对刘慈欣开创的新传统的承继。

此后,宝树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古老的地球之歌》。他直接通过书名向克拉克《遥远地球之歌》致敬,表现出与科幻“黄金时代”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与地球有关的故事,宝树描写着“母星”地球与人类的过去与未来,或沉郁悲壮,或胸怀乡愁的优思,又不乏年轻一代的幽默调侃。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仍然是唯一的能让人类赖以保留的家园。正是对地球母亲深切的关注,让宝树把时间和空间都尽情拉远、抽离,以期回眸以后,在遥远的时空中再度反不雅观。这让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宇宙流浪”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正是在刘慈欣作品的核心特点之一。

不仅是宝树,刘慈欣的“新传统”也同时作用于更多八零后作家和刚刚进入科幻写作的九零后作家,成为这些作作家品所要呈现的气质和朝向的参考借鉴。它甚至也在影响着老一代作家的写作。

多元·新一代

在对风格与故事的直接影响之外,刘慈欣和他的《三体》“现象”,同样也激发了多样化的科幻写作动力。

新一代的科幻作家中,多元的风格愈发凸显。

如陈揪帆便始终倡导并坚持科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荒潮》中,围绕着中国南方的一座垃圾岛屿,一个充满电子垃圾、人类智能义体和虚拟现实电子装备的近未来世界不竭向人们曝露出肮脏的本相。阴冷而迷幻的现实,具有威廉·吉布森笔下深深的赛博朋克气质。

而夏笳正连载于科幻世界的《中国百科全书》无疑要“清新”得多,初看去,一切似乎显得并不那么科幻。故事中呆萌可爱的小海豹是安抚未来人类同样孤独、敏感、脆弱心灵的陪伴。然而未来的科学进步并没有解决人类在灵魂和精神上永恒的困惑,人们仍然幽深地面临着科技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人工智能在“模仿游戏”中的困境,从“图灵测试”开始,一直没有解决。在夏笳作品看似之细腻敏感的柔和下,科技发展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与困惑始终存在,每每都需凛然直面。

飞氘的《中国科幻大片》以鲁迅故事新编的灵感,创造了中国神祗和历史人物本身的科幻故事,让他们在好莱坞科幻工业的名下与想象和语言相遇。宝树的《时间之墟》让“宅文化”和游戏感进入科幻,与宏大的构思相结合,预示着某种新的时代之变……

雨果奖之名正激励着中国科幻走向繁荣。作为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学类型,科幻,在未来与包罗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市场进一步接合中,在更新一代人的手中,又会盈然绽开怎样的花火?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号:媒介之变(mediachanged),转载须经授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3177340092889008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2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而言对科幻(不论国表里)并不是太感冒,但大刘的作品特别是三体三部曲的确给予我无以伦比的思维享受!其最高价值在于哲学性的,大刘的视角是极度客体和冷酷的,残忍而客不雅观的撕开人文的遮羞布,揭示了从更大的宇宙视角而言,一切所谓人性,甚至整个人类,都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甚至连被嘲笑的价值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20: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暗中森林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15 10:13 , Processed in 0.3801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