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022|回复: 3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2 15: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区,出土文物丰富,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最近有不少来自那里的“朋友”正在国家博物馆“万里同风——新疆文物展”做客。今天咱们先来看看那里出土的人俑,感受一下初唐时期的“芭比娃娃”。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jpg



阿斯塔那古墓群大约形成于公元3-8世纪,距我们今天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了。唐灭高昌后,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然不愿离去,继续将自己的墓地选择在距高昌古城不远的阿斯塔那墓地,以至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阿斯塔那古墓群。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出土了大量隋唐时期的彩绘泥俑和木俑,其中有倾国倾城的仕女俑、桃花玉面的舞伎俑、神态猥琐的宦官俑、精神抖擞的武士俑、姿态超群的杂技俑、神态各异的胡人俑以及正气凛然的天王俑和镇墓兽,无一不是俑中之精品。这些俑多为彩绘泥俑和木俑,绝少有陶俑,且制作材料和方法有地域性。

在展览现场,最为吸引人的非这一男一女和一猪这三尊俑莫属。

女的婀娜,男的英俊,还有仅此一例的猪首人身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jpg



绢衣彩绘木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阿斯塔那206号墓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与妻子的合葬墓。 唐贞观之初,高昌王麴(qū,同曲)文泰对抗唐朝,有分裂行径,张雄则主张统一,与麴文泰发生激烈冲突,于公元633年忧愤而死。公元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后,有感张雄之忠,将张雄的两个儿子封为高官,并封其妻为“永安太郡君”。公元688年其妻死,被厚葬于张雄墓中。该墓随葬品丰富,大多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jpg



可以看出这件绢衣彩绘木俑保存极好,通高29.8厘米,木雕而成,胳膊用纸捻制成,身形秀美颀长,婀娜多姿,仿佛翩翩起舞一般。乌黑的头发被挽成了回鹘髻,面庞饱满圆润,淡粉色的胭脂、小巧的朱唇、可爱的点状面靥和萌萌的眼神,显出少女该有的羞涩。而火色的花钿和如意纹斜红如燃烧的霞光,好似在宣扬她高贵的地位。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5.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6.jpg



她内穿绿色绮裙,上身外套短袖联珠纹锦短衣,下身穿彩条纹微喇长裙,肩披降黄色长条状印花罗纱,将唐代锦衣华女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绫罗锦绢成衣,彩色长裙拂地,历经千年时光,仍旧鲜艳如新,再现了初唐时代的流行风尚。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7.jpg



彩绘驼夫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此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双下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8.jpg



俑为一胡人男子像,浓眉深目、鼻高且挺直、短胡须。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9.jpg



头戴白毡尖顶帽,帽沿外翻,露出暗红色帽里,毡帽两侧绘红色四出菱纹图案。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0.jpg



身穿齐膝绿色袷袍,胸前左侧衣角外翻,露出红色衬里,上绘深红色树草和蜜蜂图案。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1.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2.jpg



腰系黑带,脚穿黑色长靴,两臂弯曲向前并紧握双拳,作牵引驼马状。显得英俊、坚毅,显示了乐观自信的民族性格。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3.jpg



彩绘泥塑猪首人身俑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15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新疆地区出土大型生肖俑的墓葬,迄今仅此一例。不同内地墓葬那样,集十二生肖俑于一墓,这种现象恐别有含义。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4.jpg



头部写实又有适度夸张,脸型瘦,鼻和嘴长,鼻孔大,嘴里左右有颗獠牙把上唇顶起形成褶皱。猪鼻前伸,呲牙咧嘴,双耳直竖,猪眼微睁。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5.jpg



它身上穿唐人装束,微袒胸。上身为橘黄色交领宽袖长衫,敞领右衽,领口、袖口及下摆边缘均镶以宝相花纹锦边,大袖衫下摆及胯部,双手齐胸作恭揖状。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6.jpg



下穿棕褐色地红蓝碎花纹长裙,裙长曳地。足穿方头鞋,站立于长方形底板上。

形态各异的骑马武士、文吏和宦官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7.jpg



打头阵的是一骑马武士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8.jpg



彩绘骑马武士俑

唐代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19.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0.jpg



武士头戴兜鏊(ào,作战时戴的盔),身穿黄色长袍,足登长靴,骑在一匹高大矫健的马上,神情严肃而专注,充分显示了军人沉着冷静、稳健的气质。武士俑再现了唐代西域军队的威严军容。

第二排也是骑马人俑,一文一武。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1.jpg



右边的是文吏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2.jpg



彩绘木雕骑马文吏俑

唐代

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俑用木料分段制作,俑的上身为一段,马身连同人物的下身为一段,马腿为一段,再粘合成整体,接缝处贴纸,然后彩绘而成。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3.jpg



文吏戴黑冠,穿橘红色长衣、白裤、短乌靴。面容丰满,眉清目秀,双手置于胸前作捧物状,似随主人左右服侍。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4.jpg



马施深红彩,用黑笔描绘出马鞍、马面及五官等细节。

左边的是武士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5.jpg



彩绘木雕骑马武士俑

唐代

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6.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7.jpg



武士穿橘红色甲胄,左手牵缰,右手作执兵器状。和文吏俑一样,也是分段制作再组合。

第三排为三个男俑,其中中间和右侧的为仪仗俑,左侧为武士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8.jpg



仪仗俑(右侧)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29.jpg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0.jpg



俑为手工捏塑。头戴兜鏊,身穿长及膝部的铠甲,双手合于胸前握紧,作执兵器状。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1.jpg



下穿虎纹裤,黑靴。脸部绘有络腮胡。

与中原同时代多以陶俑随葬的习俗不同,吐鲁番地区墓葬中随葬多见泥俑。虽缺少了入窑烧造的环节,泥塑不如陶质坚实,但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降雨量极少,土壤干燥,墓葬中的泥俑因不易收到侵蚀而保存完整。

仪仗俑(中间)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2.jpg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3.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4.jpg



俑为手工捏塑。身穿盔甲,足穿黑靴,双手执于胸前,作执兵器状。脸部以红色线条勾勒。

彩绘泥塑武士俑(左侧)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5.jpg



唐代

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6.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7.jpg



俑为手工捏塑。身穿盔甲,双手执于胸前,原本应是有东西,已失。下穿豹纹裤。

最后一排,高大的是宦官俑,而他身边略显迷你的则是一男立俑。对比是不是很强烈?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8.jpg



宦者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39.jpg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0.jpg



宦官俑的制作方法是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方形木条直接在颈下粘合,木片做成两腿和双脚,粘合在方形木条两侧,胳膊用纸捻制成。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1.jpg



头戴乌纱帽,身穿黄色菱形格纹绮长衫,系黑腰带。宦官俑脸色苍白,立一对扇风耳,挑眉吊眼,塌鼻梁扁鼻头,翘红唇大嘴,相貌丑陋,面目可憎,表现出“黄衣使者”欺上媚下的丑陋形态。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2.jpg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3.jpg



木俑衣着真实,宛若真人,可能是唐代“雕木为戏”的傀儡木偶,用于当时吐鲁番贵族庭院内表演,或手当时厚葬风俗的影响,在出殡时表演以炫耀路人,又称“丧家乐”。

彩绘泥塑男立俑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4.jpg



唐代

1960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

新疆博物馆藏

俑为手工捏塑,身穿圆领长袖绿长袍,足穿黑靴,腰系带,双手垂臂抱于胸前。

阿斯塔那古墓惨遭英俄日德疯狂盗劫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5.jpg

斯坦因



上世纪前后,这片曾经安详的墓地,迎来了一段不平静也充满屈辱的日子。英国人斯坦因、俄国人科兹洛夫、 德国人勒科克、日本人桔瑞超等等,分别来到了这里,开始了疯狂的盗劫。据今天中国学者们估算,盗劫的时间持续了80年左右,其中以1900-1930年代的挖掘最为疯狂。在这段时间里,古墓群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文物都被运往国外,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因价值不大而被那些所谓的“探险家”们丢弃了的。

来国博,看这座“地下博物馆”,见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俑中精品-46.jpg

桔瑞超



一支日本“探险队”分别于1902年、1912年和1914年三次来到中国新疆。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这支“探险队”盗劫文物无数。

1912年3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的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在阿斯塔那古墓地进行了发掘,并在这里首次发现了干尸。下半年,吉川小一郎又独自一人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发掘,获取大量干尸。他将干尸装箱于1914年运到了日本。这次运往日本的阿斯塔那干尸共有10具,计有男尸5具、女尸4具、小孩尸1具。

据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陈自仁《殒命中亚,斯坦因探险考古生涯》一书记述,1900-1931年,斯坦因分别于进行了四次中亚“探险”,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盗窃文物和书籍无数。仅仅在1915年9、10两个月份,斯坦因就从古墓群中盗窃了323大箱文物。

斯坦因在运送文物回英国途中,因文物众多,致使是高大力壮的骆驼也被累死。据说,前后在中国和中亚境内累死的骆驼就高达300多头。为了避开中国政府的监管,斯坦因还曾把这些文物存放在英国驻新疆领事馆内,以领事馆物资的名义躲避中国政府的监管检查。

既然阿斯塔那古墓群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怎么可能只有这些呢,下期我们还会继续说这座古墓出土的其他文物。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4112453677892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2 15: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区,出土文物丰富,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这里出土了大量隋唐时期的彩绘泥俑和木俑,其中有倾国倾城的仕女俑、桃花玉面的舞伎俑、神态猥琐的宦官俑、精神抖擞的武士俑、姿态超群的杂技俑、神态各异的胡人俑以及正气凛然的天王俑和镇墓兽,无一不是俑中之精品。最近它们正在国博做客,别忘了来看一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2 15: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见那胡风扑面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2 15: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风扑面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16 05:10 , Processed in 0.09018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