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996|回复: 2

中国古代名人与茶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6 07: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茶

我国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所撰的一本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李时珍自己也喜欢饮茶,说自己“每饮新茗,必至数碗”。书中论茶甚详。言茶部分,分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对茶树生态,各地茶产,栽培方法等均有记述,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载也很详细,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另外,书中他还列出了许多以茶治各种疾病的验方。

中国古代名人与茶的故事-1.jpg

李时珍《本草纲目》



二、茶痴皇帝宋徽宗

宋朝徽宗赵佶在位,不问朝政,但他却工于书画,通晓百艺,尤其是对茶叶的评品颇有见地。以他九五之尊,未留下半点治国安邦之策,却绞尽脑汁,写了一部洋洋洒洒的《大观茶论》而为后人称道。《大观茶论》有20目3000字,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煮、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品茶的色、香、味,从煮茶之法到藏培之要,从饮茶之妙到事茶之绝,无所不及,一一记述。可贵的是,书中有的论点至今尚有值得借鉴和研究的价值。他皇帝不好好地当,社稷不稳稳地掌,却流连于香茗之中。御笔作茶书,古今中外,仅此一家。皇帝倡导茶学,大力提倡人们饮茶,这对当时“茶盛于宋”具有颇大的影响。

三、乾隆皇帝与龙井

说起著名的龙井茶,就会想到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年),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皇帝位,改号乾隆。乾隆是清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多次南巡,有四次到西湖茶区,并为龙井茶作了四首诗。乾隆年高退位后,对茶更是钟爱,他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用以品鉴茶水。他饮茶养身,享年89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高寿者。

中国古代名人与茶的故事-2.jpg

龙井茶



浙江杭州的西湖三面绕山,一碧如玉。西湖的西南方,有座龙井村。村的四周,峰峦俊秀,云雾缭绕。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龙井茶产地。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中歇脚。和尚端上了当地名茶。乾隆皇帝是精于茶道的,一见那茶,也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翠绿。清汤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乾隆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一时兴发,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滴。群山起伏,宛如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茶名龙井,山名狮峰,都似乎预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之数。那茶,又实在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声名远播。

四、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茶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15-1763年),是一位见多识广,才气横溢,琴、棋、书、画、诗词皆佳的作家。他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中,对茶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精彩的论述。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类别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红楼梦》中出现的名茶很多,其中有杭州西湖的龙井茶,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儿茶,福建的“凤随”,湖南的君山银针等等。这些反映出清代贡茶在上层社会品饮的广泛性。

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了富贵荣华和贫困潦倒,因而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茶的习俗也非常了解,在《红楼梦》中有着生动的反映。曹雪芹善于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在《红楼梦》中,有不少妙句,如写夏夜的:“倦乡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写秋夜的“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写冬夜的“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等。

茶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得浓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的鲜明。晴雯即将在去世之日,她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将茶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

当八十三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茶,在此时此刻,对临终之人是个最大的安慰。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对茶的一往情深。

五、郑板桥的诗与茶

郑板桥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活了七十三岁“高寿”,有人认为和他喜欢喝茶有关。郑板桥一生中也做过许多茶联、茶诗。如“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将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写得自然生动,这正是他的生活与人生观的真实写照。此外郑板桥所向往的生活也可从茶诗中窥出端倪,《题画》:“茅屋一间,新篁(huáng,竹林,泛指竹子)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对郑板桥而言,这种“寒夜客来”、“书画相伴”的生活,即是人生至乐。

中国古代名人与茶的故事-3.jpg

郑板桥《茶香酒熟》



欢迎关注“大义田横”头条号,让我们一起感受茶香弥漫的世界。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96552729628021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6 07: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6 0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古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6 00:09 , Processed in 0.07026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