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988|回复: 1

奇人 王世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欢,请点击上面头像“订阅”我们吧
奇人 王世襄-1.jpg

著名收藏家王世襄从小就是有名的顽主,放鸽子、斗蛐蛐、玩葫芦,飞鹰走狗无一不精。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高祖官至工部尚书;伯祖为光绪年间的状元,曾以直言敢谏,反对慈禧太后修颐和园而闻名朝野;父亲早年留学法国,曾出使墨西哥,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亦出名门,能诗善画,系著名画家金北楼之妹。

然而,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之中,王世襄却从小行无正步,坐无正姿,顽皮透顶。
奇人 王世襄-2.jpg

大约六岁那年,王世襄忽然得了猩红热。

病毒迅速蔓延到已经9岁好学不倦的哥哥,结果哥哥抵抗力弱,不幸夭折,他却挺了过来。亲友们私下议论:“人死总是死好的,坏的死不了……”从此,对这唯一的儿子,母亲金章更是百般娇宠。

对于玩,王世襄可谓天生异禀。他8岁就能“飞檐走壁”,爬墙放鸽子。一根轰鸽子挂着红布条的竹竿上下翻飞,打得房檐无一瓦全。进步也是奇快,不久便成了行家。长竿子不用,换了短竿子。指哪只,哪只出栅子门。落在房上一动不动,一跺脚全部腾空而起。

10岁时,金章女士把王世襄送进了东城区的一所美国学校。因为父亲曾留洋,他一口流利的英语深得老师喜爱。只是由于一连数周英语作文篇篇言鸽,老师怒而掷还,斥道:“汝今后如再不改换题目,无论写得好坏,一律给P(poor,即不及格)!”

初中时,王世襄养狗、玩葫芦、养鸣虫也在北京城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至今记忆深刻。那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破天荒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隆冬天气,在众星捧月下,举着白鹰来到城外旷野。不远处有野兔子逃窜。他冷静扬手撒鹰,白鹰如一道闪电般急掠而去。这时忽然天降大雪。他一路狂奔,于是鹰追兔子,人追鹰。雪地上留下杂乱的脚印,鹰飞得无影无踪。王世襄在雪地里环顾左右,瞠目结舌。
奇人 王世襄-3.jpg

导师:“替”出来的患难夫妻
奇人 王世襄-4.jpg

中学毕业后,王世襄进入燕京大学理学院读医学预科。虽然他对猩红热没有好感,不想当医生,但无奈父母之命不可违。

王世襄依旧玩得忘乎所以,主课门门不及格,本应开除,但看到选修课分数颇高,就给他留了一条生路,转到文学院国文系。

这让王世襄一下子轻松了,他自幼学习诗词古文,功课根本不用准备。在校长司徒雷登和外国教授的茶会上,他西装革履,潇洒现身,满口烂熟的英语,让人高深莫测。而后,又忽然披着铜纽扣的大襟棉袄,腰系骆驼毛绳,穿鹿皮套裤,举着大鹰,招摇走过校园,令窈窕淑女们敬而远之。

虽然有种种“怪癖”,但他还是和同学关系和睦。经常替同学完成诗词作业。还请他们到自己的园子里赏芍药。吃草莓,打枣……大学毕业后,王世襄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中国画论,1941年拿到硕士学位。

一天,一位叫袁荃猷的燕京大学的女生来找王世襄。她要做“中国画教材”方面的论文,请他来做导师。于是王世襄便成了导师,为使小姑娘通过论文关,他不但导,而且替。再后来。他们就结婚了。这位袁小姐的祖父曾任东北奉天中国银行行长,外公是北洋军阀徐世昌的五弟,在北京是有数的人家。
奇人 王世襄-5.jpg

结婚之后,王世襄发现他的妻子实在妙不可言,除了会写字画画外,其他全不会。就做饭而言,剥蒜可以,因为里面有个白的东西。剥葱却不行,一根葱被她层层剥光,最后手上什么东西没有,反过来责备王世襄,说他不会买葱,为什么葱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后来,他们一起历经了重重苦难,袁荃猷女士不但日常生活样样精通,而且成为知名的女学者。她毕生从事古代音乐研究,精于描花剪纸,所绘明清家具图,令美术家们也为之钦佩。王世襄的明清家具研究著作中的家具素描,许多就是她精心制作的。
奇人 王世襄-6.jpg

《锦灰堆》中收人14首《告荃猷》,其中一首便是:“我病累君病,我愈君不起。知君不我怨,我痛无时已。”极为沉痛。
奇人 王世襄-7.jpg

侦探:挽救国宝的“接收大员”

读研究生期间,王世襄遭受到平生最沉重的一次打击:母亲金章女士去世了。

母亲最疼爱他,并一直对他寄予厚望。他简直痛不欲生,后悔自己知道母亲身体不好,却很少孝顺过她,把一份本应该给母亲的情,变成了父爱,统统奉献给了他的宠物们。

毕业后,王世襄想到故宫博物院去工作,但因为日本的侵略,当时故宫大部分文物精华早已迁往四川。1943年,王世襄到了山城重庆。他本想凭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去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却遭到了时任所长的傅斯年坦率而粗暴的拒绝:“燕京大学的人根本不配进我们史研所!”

王世襄又找到和家庭有渊源的梁思成,到他主持的中国营造社工作。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对古代家具和中国漆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的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京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他现在还记得,当时办公室设在北海附近的两间房子里。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忽然成了“侦探”!

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王世襄不忍坐视国宝流落海外,经过明察暗访,往返于北京、天津之间。最后直到通过其父友人,找到了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1946年,他又在天津接收了末代皇帝溥仪存在保险柜中的一批珍贵文物,共20匣,价值连城。由美军配合押送,故宫派了十多个人开匣验收。送人故宫延禧宫库房。

1948年5月,应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邀请,王世襄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博物馆。在国外,他更加明白自己的研究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1949年6月,他回到香港。一个多月后。搭乘大陆解放后第一艘由香港到天津的轮船回到了祖国,任故宫博物院古玩馆科长。
奇人 王世襄-8.jpg

藏家:收藏也是“体力活”

徐悲鸿早年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是“独持偏见”,下联是“一意孤行”。

回国后,王世襄开始收藏研究明式家具及各种漆器时,正是这样一种心境。他似乎已经预料到这些“宝贝”即将经历浩劫,开始发疯似的搜寻。

一辆28型的自行车,车后是一个能装一二百斤的大货架,架上有各种包袱,麻包片。从著名收藏家到一般的市民,从古玩铺到杂货屋,乃至旧木料摊,到处都有他的足迹和车辙,车上是他买来的小条案、桌、椅、方凳等。
奇人 王世襄-9.jpg

能买就买,买不起或不准买的就拍照,无论是朋友家,还是遇上的,他都不达目的不罢休。亲自带着摄影师,赔笑脸,求情,好歹要拍下来。也多亏了早年飞鹰走狗练就的体魄,那些名贵的紫檀、黄花梨木都属于扔到水里沉底的木质。他也要搬到亮处擦拭干净再拍摄。

“文革”的风暴席卷之初,王世襄耳闻目睹京城红卫兵“破四旧”的“壮举”,已经预感到家里多年精心收藏的明式家具、佛像、铜器、鸽哨、古籍善本和自己的手稿,都会被划入“四旧”之列,遭灭顶之灾。他不得不“自我革命”,主动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来抄家,他不忍心看到它们毁在家里。而这种明智之举却让他的珍品躲过一劫,日后重新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心爱之物。

至于王世襄所藏珍品的价值,在今天已无法估量。2003年,嘉德在秋拍中曾举行“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仅竹雕器就推出14件,100%成交,最贵的一件“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拍出264万元。

真正让媒体开始关注王世襄的是他的《明式家具研究》,图文并茂,一部一尺左右、两斤多重的精装大书。
奇人 王世襄-10.jpg

然而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明式家具研究》后面的一千多条名词解释,正是王世襄拼着30年的精力,整天和普通工匠玩在一起,才能写出来的。那时他们冬天穿着棉袄,夏天穿着裤衩背心,喝着二锅头,吃着猪头肉,玩得亲密无间,不亦乐乎。

---------------------------------------------

【晒宝会】由资深收藏家们在香港成立,每天艺术交流、鉴藏资讯,精致生活、财富传承分享! 晒宝会艺术馆(大陆、海外)联盟以会员藏品为主,举办各期交流、交易活动,实现艺术品鉴藏咨询、保值(真)投资与优雅精致生活融为一体。(艺术圈优质资源交流平台!)

艺术鉴藏、淘宝捡漏 请加微信号:shaibaohui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18: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级,殿堂级,神一样的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1 19:24 , Processed in 0.11458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