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924|回复: 3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4 14: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考古工作者经过正式发掘,又发现了楚王陵,使得狮子山地区一举成为全国瞩目的旅游热点。这座楚王陵不仅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奇特的结构更是独树一帜,前所未有。墓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其中不少文物是国内考古首次发现。尤其珍贵的是,科学工作者根据墓中残留的楚王遗骨,成功地复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

尽管在古代即被盗过,狮子山楚王陵仍出土了2000余件各类文物,其中,玉器是最大亮点,有金镂玉衣、镶玉木漆棺、玉璧、玉戈、玉璜、玉觽、玉卮、玉枕等200余件(组),品种之丰富、玉质之优良、工艺之精湛,在全国考古发现中无出其右。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jpg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龙形玉佩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jpg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夔龙涡纹玉璧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jpg

注意观察玉璧表面包浆与加工阴线的砣痕,阴线转弯处的“扫把尾”及长阴线接砣痕迹十分明显。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5.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6.jpg

请注意观察剔地谷纹的底面,底面不是水平面的,而是起伏不平的。若遇到底部整体是完全水平面的玉璧,可以直接否决掉,以当时古人的生产力及治玉工具,是无法做到一个整体水平面。完全水平面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模压制玉器;二是电脑机雕玉器。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7.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8.jpg

请看这一张图,绺裂顺着玉质肌理延续,而且穿越数条阴线,未曾间断,这是典型加工在先,入土裂在后的特征。而且裂的部位沁色更重,绺裂即是沁门。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9.jpg

从这个角度观察这一件S龙,谷纹间相互交叉的推磨加工线痕已经看得十分明显了。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0.jpg

龙首部位的土蚀土咬。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1.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2.jpg

表面包浆与阴线内包浆是完全一致的。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3.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4.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5.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6.jpg

勾连谷纹做工非常严谨规整,阴线、钻孔内外包浆完全一致。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7.jpg

玉龙边缘的沁色,已沁入玉质肌理。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8.jpg

玛瑙剑璏孔部的崩口,古代治玉阴线和孔洞也会有崩口,但因治玉工具运转速度慢的关系,崩口不会很密集,且崩口较大,线阴的崩口向两侧的斜前方崩。而现在高速电动工具的崩口非常密集,阴线的崩口方向为两侧垂直崩。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19.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0.jpg

玉覆面,由23个带有纹饰的组件构成,表面有较重的灰皮,有的已钙化或半钙化,非常奢华精美。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1.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2.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3.jpg

可以观察一下玉熊颈部、尾部毛发阴线的接砣痕特征。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4.jpg

汉代丧葬用品中著名的金缕玉衣,王权与地位的象征,绝对的土豪配置。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是所有出土的玉请中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目前有很多全国之最:年代最早,距今超过2000多年,推断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玉片最多,玉衣长174厘米、宽68厘米,用1576克金丝连缀起424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玉质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最精,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拼合得天衣无缝,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5.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6.jpg

面部,玉质在反光下显得十分地油润,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部分玉片有少量的白化现象。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7.jpg

玉枕片上的灰皮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8.jpg

玉佩灰皮十分厚重,注意观察中部的纵向裂。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29.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0.jpg

此件应是出廓璧的残件,出廓的部位,很可惜已残了。玉质滑润细腻,通体包浆十分地浑厚,光泽亮而不贼,不刺眼,有种熟透感,再配上如此精美的纹饰,赏心悦目,虽残犹美。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1.jpg

这件谷纹出脊环,同样玉质非常细腻油润。边缘处有少量的黄褐色沁,沁色从外至内,由浅到深,自然过渡。验证了沁色的物理物性之一:沁色首先是从玉的最薄弱的部位沁入,如边缘,绺裂等等。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2.jpg

细部,注意观察谷纹底部特征和沁口。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3.jpg

雷纹环,这件玉环沁色相对少一些,但玉质和做工同样精美,一般雷纹出现在青铜器上较多。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4.jpg

从细部看,也可以看到有非常少量的沁斑。从左侧的所光处,可以看到宽坡阴线内起伏的砣痕。此种阴线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甚至要重复5次以上才可以完成,最后还要修磨抛光。所以,古人治玉是不计成本的,一件玉器甚至要做几年的时间。每一块古玉都得来不易,喜欢收藏古玉的朋友,且收且珍惜!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5.jpg

蒲纹双璜,精美之作,也是入土后从边缘开始沁色。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6.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7.jpg

上璜的左侧细部,沁色的同时,出现了边缘钙化现象。切割误差,有个小小的错台。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8.jpg

玉剑珌,装在剑鞘尾部的剑饰。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39.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0.jpg

从细部图看,龙尾部薄弱部位沁入的黄褐色沁,伴随轻微钙化。从加工用玉看上看,玉质微微泛青,感觉上水性较大,像极了现代的青海料。假设,如果是以是否为现代意义上的和田玉标准来看这件玉,会不会就把这件玉给毙掉了?所以说,鉴定玉器,把是否为和田玉作为一个标准,太过于牵强,是一个误区。何况还有好多是地方玉所加工的玉器,甚至还有滑石器。难道因为不是和田玉就给否决掉?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1.jpg

玉覆面,玉片上又有厚重的灰皮。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2.jpg

灰皮的分布状态,细心的朋友一定观察到了,在这些玉器中,有很多玉器上都分布有灰皮,特别是在玉衣、玉枕、覆面等与墓主较近的玉器上都会出现,那灰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孙野先生曾在《特殊现象鉴古玉之一“出灰”》描述:古玉在墓葬或地下掩埋时,因土壤胶体吸附代换性钠离子较多,形成各种钠盐,在人体蛋白腐化分解时产生的较高PH值的氨碱溶液侵蚀下,进入古玉内部,形成特殊的内容物。这种内容物在古玉内以结晶体的形式存在,充塞在玉晶格之间,影响了光的传播,故古玉在出土时并不光鉴照人,而是土灰暗淡。这种解释不无道理,它就是形成灰皮的过程。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3.jpg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4.jpg

这件鸡心佩,已通体钙化,做工繁缛,器形十分精美,浮雕、镂雕、立体雕相结合为一体,堪称精品。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5.jpg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镶玉漆棺
中国汉代顶级玉器高清细节图大赏-46.jpg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冲牙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4135126366814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14: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低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14: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14: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3 22:25 , Processed in 0.0727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