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646|回复: 0

春天里与考古的约会——写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0 0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9日上午,8:30,北京国谊宾馆一会议室,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会开幕。笔者的朋友圈瞬间刷屏。


会场座无虚席,许多人站着参会。除专家评委和入围终评的26项考古项目汇报人以及受邀参与报道的媒体记者外,多为自发听会的。一年听这一次,一年盼着这一次。


这是第28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


1990年由中国文物报社创办的这个文博界的品牌活动,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中国考古学会和各地考古科研单位的帮助下,评审机制不断完善,推介力度越来越大,影响力日益提升。一年一度的评选活动已经成为中国考古成果展示宣传的重要窗口,成为文博领域权威奖项。


有人戏称,这是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


考古工作的自身魅力,无疑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比,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是短暂的,中国的考古学更是年轻的。年轻的中国考古学担负着发掘发现中国古老文化的重任。


是考古人的考古工作,带领我们一次次穿越历史时空,完成一次次跨越千年万年的约会,去触摸曾经发生的一段段鲜活历史,实现一次次与古人的对话。


实地实物实证,科学严谨的考古工作,不断发掘发现中国厚重传统文化的精彩,给世人不断惊喜。


考古学是科学。每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都极其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性。学术价值,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明确的学术目的,体现专业化、多学科合作的原则,都是评选的重要标准。


不单纯以出土文物论英雄,更看重的是项目的新意和历史价值。不排斥具有轰动效应的历史名人墓葬发掘项目,但主要以学术价值、历史意义、艺术价值来综合考量,不被媒体关注度的高低左右,这样的评选才成就出十大考古过硬的品牌效应。


评选不是单纯的“评奖”,更是一次推介,是对考古成果打出的一系列宣传普及的“组合拳”。


从考古发掘领队亲自撰写的发掘发现报道开始,经过遴选、推荐,初评,公众网络投票(近两年每次都有上百万人关注参与),最后进入终评——项目展示并接受评委和学者的提问。专家评委“密室”评选,只是其中一环。


还有“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活动,为广大师生带来中国考古最前沿的发现和研究,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场考古学盛宴。


此次评选,共有26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最终将有十个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殊荣,可谓好中选好、优中选优。


预祝终评活动顺利进行,让我们共同见证并期待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诞生。

(转自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2433517547029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3 11:49 , Processed in 0.0606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