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3081|回复: 1

马家场|成都最便宜的菜市,物价还在10年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0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2018-01-21 蘑菇嬢嬢 成都同城会
594c0002cb85c616ef8c

文章篇幅超长,感谢每一位小可爱的耐心阅读

来自马家场的赶集声来自成都同城会00:0000:53

“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古龙的将菜市描述的格外传神。

在沸腾着鲜活与聒噪的烟火气中,生活的压力被食物疏散而去,只有关乎“今天吃什么”和“今天怎么吃”,让胃得到无尽满足。
594b0002e14b862849b6

曾经大妈大叔们的战场,却深藏一座城市最热闹的秘密。在摩肩接踵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不是那么大了。
5b4200009d67b9186bc7

而想要真正了解菜市场的灵魂,往往从赶场开始。以清水河为界,横跨金牛区和青羊区的马家场,正是成都周边为数不多,仍然保持着400年古朴味道的小集市。

老一辈都晓得,逢尾数2、5、8赶马家场,一个月9次。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家里缺什么,来马家场赶个场啥子都买到了。
594b0002e14a87d743dc

两条十字交叉的狭长巷子,间隔着法国梧桐树,两边是火砖青瓦的老房子。热闹的集市将男女老幼融入到市井百态中,喇叭声中交织着讨教还价的四川话,老成都的模样在这里似乎从未消失。

巷子虽小,却深藏浓厚的年味
594c0002cb84be73de9c

5b4000025d700cd0afd8

衣架上的香肠,草席上的腊肉、酱肉,四川人的新年从来不缺仪式感。
5b43000027c2c7517391

594c0002cb899334ae2f

新年杀年猪、烧猪蹄是风俗,也是对舌尖美味的追求。
5b4000025d71d969c777

在哎呀呀流行的年代,女娃娃的压岁钱总有一部分贡献给了集市上的小饰品。
5b3f0002af5806a0da0f

5b43000027c3afead07e

在没有UGG的年代,新年的保暖神器就是一双样式简单的棉鞋。
5b41000249c9945cb61b

嬢嬢婆婆些最爱的围巾,一如既往的花花绿绿。
5b3f0002af59b289ede1

冬天穿秋裤,暗藏妈妈们对娃娃最贴心的关怀。
5b3f0002af5ae22e06cd

新年换新衣的习惯依然保留至今。
594b0002e1515dba6a53

地摊上的春联、日历,永远都是新年的抢手货。

几块钱的小吃,唤醒童年回忆杀
5b3f0002af5bb91a7195

5b3f0002af5c9a5f5175

麻圆、窝子油糕、油条,嘴里包满流油的豆沙,以前爷爷骑车带我买早餐的场景浮现。
5b41000249cdc51f39c1

“叮叮当, 卖麻糖。”一口麻糖,一份甜蜜。
594b0002e152c44a0dd2

594c0002cb8e5cc06baa

5b43000027c47b6baf7d

5b3f0002af5e6df784de

5b43000027c906c6f20c


5b4000025d737cc226b4

594b0002e1560aa97d3f

玉米糖、薄荷糖、米花糖、猫耳朵、奶油饼干、麻饼儿,铁皮盘盘里的小零食代表了无数80、90后的童年。
5b3f0002af600eba0014

老式烟摊摊,上面码烟,下面卖零食。眼尖的小编找到了小学守着小卖部吃的子弟和黑米锅巴。
5b4000025d7455c03dbc

1元一张的盗版光碟,洒满纸板,任挑任选。

比市区便宜一半,物价秒回90年代
594c0002cb9071a75496

594b0002e1579245bf83

594c0002cb9112fbc937

5b4200009d6f01f4c263

5b4000025d75cb3f131f

6角的萝卜,1块5的土豆青菜红花藕,5元三斤的红薯,摊位前早已炸开锅,“过瓦过抓”这些只有四川人懂的词语,是小摊贩最直朴的表达。
5b40000262c81e67229c

594b0002e6bddc0bc109

现包现蒸现卖的粽子,边逛边吃的时光有着幸福。
5b3f0002b4f134c10174

在老家,这种称为“泥灰面儿”,下稀饭夹馒头,那个滋味不摆了。
5b40000262c7f1f4523f

小时候没少偷偷在外婆家的竹篓挖豆豉吃,炒回锅肉简直是人间至味。
5b40000262c63e4fc595

手盅的海椒面,迎鼻而来的麻辣鲜香,诱得舌尖分泌津汁。
5b4100024f5fbd566fd0

来自汉源的大爷,化肥口袋一摊,卖起自家种植的花椒和手工面。

这些稀奇的食物,只有集市才看得到
5b40000262c9a5a7f565

竹篱笆围起的资格土鸡,现称现宰杀,大多10多、20一斤。
5b4300002d69ac96d009

5b4300002d6c5d234825

鹅蛋、野鸡蛋,小时候没有手机,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小伙伴去掏蛋。
594b0002e6bfa2689755

猪响皮,农村长大的娃娃一定不陌生。
5b3f0002b4f4aac196a3

长在木头上新鲜的银耳,还是第一次见。
5b420000a2f3b62a40b0

新鲜采摘的下饭神器茶树菇。
594c0002d151253d18c0

家常小炒肉的标配盐菜。
5b420000a2f59290f12d

平时菜市场看到的都是熟的大头菜,今天看到从地里新鲜拔的。
5b4100024f6388528509

小时候经常看到小摊贩拉起车车卖的青果。
5b4300002d6f6ceb2643

老大爷最爱的叶子烟。
594b0002e6c3ce1012ee

集市上也不乏打起祖传配方的小摊摊,忽悠婆婆大爷。

老成都的悠闲,体现的淋漓尽致
5b420000a2f669df6ebd

594b0002e6c4b0f0ef69

临河而搭的茶铺,树木掩映其中,木桌、竹椅、盖碗茶和中老年人,4元一杯的茶,摆起农门阵,打起川牌。在茶铺坐坐,一天的生活都变得充实。
5b3f0002b4f8a20587bb

饿了在就近的桥头面馆,喊碗抄手、素椒面。
5b4300002d7087b86e65

下午再点碗红糖醪糟粉子,就是满足。

即将消失的手艺,在这里找到
5b4300002d71a6f8a500

像这样的自家酿造的高粱小酒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知何时会被先进的工艺取代。
594b0002e6c5a132172b

踏着缝纫机的阿姨,在专注的缝补着衣物。
5b4100024f644af03d5c

大爷的老式理发铺子,简简单单,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
5b3f0002b4f9c66536be

补鞋匠的摊子,抽根烟,偷得半刻闲。
5b3f0002b4fb3ec5ae25

戴眼镜的手艺人,精锐的眼光锁定着充满历史痕迹的手表,不时有着交谈的声音。

老字号美食,承载了一代的记忆

马家场老街胖娃肥肠粉“每天从开店排到关店”
5b4300002d720822d161

胖娃的肥肠粉可以说是马家场的王牌美食,30多年的老店,辗转搬了几次店,好吃嘴儿们的热情却从未熄灭。
594c0002d1538c781eaa

露天放口大铁锅,锅里翻腾着猪大骨熬制而成的浓汤,数只装着自制红薯粉儿和绿豆芽的竹笊篱挂在锅沿,汤面上飘着浓香的肥肠,吸饱汤汁。
5b3f0002b4fcdf30c00e

12元一大碗,两个女生分享完全足够。操起筷子把调料从碗底翻上来和匀,“呲溜”一大夹吸进嘴里,粉条糯软、豆芽脆嫩、肥肠滋润、花生酥香、芽菜咸香,满口留香。
5b420000a2f8fade10bf

肥肠粉+军屯锅盔早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标配,而相约吃胖娃家也是一种友情的见证。

晶晶火锅兔“三次搬迁,追随者无数”
5b40000262cf5e78ab87

成都四大兔火锅之一的晶晶兔火锅,最早发家于西安路,后来又搬到游乐园,现在深藏在土龙路的河边,中午都是满座。
5b3f0002b4fdd69ee0af

它们家的兔子是做好后端上来的,开火煮入味,独特的辣油和清香的芹菜让无数人难以忘怀,吃完兔肉再煮菜进去更香。

万春卤菜总店“本地土著的最爱”
594b0002e6c82dfd4267

小编都分不清这家和温江的那家,哪一家是最资格的。
594b0002e6caacbfcd49

河边上满满当当开车来吃的朋友,足以见证它家的人气。

宣兔头“ 鱼香味是特色”
5b4300002d73a5a38298

594c0002d15438c69a88

它家的兔头最开始只有五香和麻辣,宣大姐研究出了火锅、孜然、香辣、剁椒、鱼香等新味型。小编更喜欢它家的鱼香味兔头,口味比例正好。

正宗羊马查渣面“一碗渣渣面,一份拌鸡片”
5b40000262d126ff055d

在马家场开了十多年的老店,它家的鸡肉臊子炒制的很香,拌上洗澡泡菜一起吃,就是满足。
5b4300002d747a6b9241

色泽鲜香红亮的传统拌鸡片,老顾客必点。
5b3f0002b4fe001e479e

吃饱喝足,双手拎满蓝白塑料袋装着的菜蔬,顺手带一盆花回家,是四川人对生活的热爱。
594b0002e6cc559109c2

作为一个上班族,整天被包围在城市森林里,第一次去马家场赶场,很喜欢它浓浓的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寒暄,对镜头的接受度,仿佛回到90年代的老成都,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带着最简单的小幸福。

『 留言互动 』

期待后台的你们积极留言,一起聊聊“你记忆里的赶场 ”。

▎小编:蘑菇嬢嬢 主编:鸡汤格格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431100029665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0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成都那个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28 05:48 , Processed in 0.10129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