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77|回复: 3

道教的四大名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0 09: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教可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信仰,起源于历史上的东汉时期,距离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的传承,造就了很多故事与传说,这里,就有在今天被尊奉为中国道教的四大名山之说。那么,你可知道,道教的这四大名山都是哪四座,它们供奉的又都是哪路神仙?接下来,就跟着小编去学习学习吧!

NO.1 武当山

位于湖北十堰的武当山,早就随着金庸笔下的故事深入民间了。从汉末开始,这里就逐渐成为道教的修仙胜地之一,位于道教里72福地第9位,这以后,武当山的发展,得到了历朝的重视,特别是在元末到明代这段历史里,武当山做为道教福地,地位尊崇。张三丰,元末明初人,他是集道术与武术于一身的大成者,成为武当派的开山始祖,“少林武当”,一时间成为整个江湖最为响亮的名号。

道教的四大名山-1.jpg



武当山供奉的主要是“真武大帝”,据说真武大帝乃是北方之神,是太上老君的分身。民间对于真武的信仰,最鼎盛的时期是在明代,相传当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得到了真武大帝的显灵相助,所以朱棣在登基之后,在国内大力提倡修建道观,供奉真武大帝,特别是对于武当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扩建,一时间武当成为道家仙山之首。

NO.2 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安徽黄山休宁县境内,最早见于唐朝,约合公元758年左右,道士龚栖霞在此隐居修道。真正的兴盛,依然是始于明代,朝廷对道教的重视,使得与道教相关的福地名山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到了清朝,乾隆御笔:“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予齐云山,使得该山的名声大振。

道教的四大名山-2.jpg



齐云山供奉的主要是“广元普度天尊”,也就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丘处机又称“长春道人”。丘处机的一生,潜心修道,普度众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相传其曾与成吉思汗深谈,告之其要敬天爱民,少生杀戮,丘处机的言行得到成吉思汗的认可,后者尊其为“神仙”,遂令其住在天长观(今天的北京白云观),掌管天下道教。

NO.3 青城山

位于四川成都,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圣地的历史,相比就要久远的多了,相传在黄帝时候,就有一个叫“宁封子”的人在此修道,并向黄帝传授而得名。但真正确立青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的,还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公元143年,张道陵来到青城山,并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道教”,而其本人也是在青城山羽化的,这也使得青城山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道教的四大名山-3.jpg



青城山供奉的主要是“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刚刚明明有说,青城山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那为何供奉的又是老子呢?原来啊,张道陵在青城传教的时候,得到了老子所书的秘籍《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篆》、《三清众经》、《道德经》等,这正是张道陵所需要的,所以,他便以《道德经》为教旨,创立道教,尊太上老君为道教始祖,因老子的主要著作为《道德经》,所以其又被尊为“道德天尊”。每年的农历2月15日为道德天尊的圣诞之日,所以这一天也是道教的重要节日“国际道教节”。

NO.4 龙虎山

该山位于江西鹰潭,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龙虎山的出名,同样得益于张道陵,在去往四川之前,张道人就是在这儿修炼仙丹的,“丹成之日,龙虎呈现”,龙虎山之名也因此而来。今天的龙虎山已然是江西有名的旅游胜景之一,而作为张天师的后人,直到今天,仍然世居于龙虎山上,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啊,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是可以结婚生子的,而且天师道不同于全真道,它们的“掌门人”乃是“世袭”,基本上皆由上一代天师的嫡长子继承天师位。

道教的四大名山-4.jpg



龙虎山供奉的主要是“降魔护道天尊”,也就是张道陵了。张道人的一生斩妖除魔,拯救众生,在民间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想传当年就是因为四川发生了瘟疫,而作为以医药神术出名的张道陵,便携带了在龙虎山炼成的丹药和草药,远赴四川救济灾民,在这里,张道陵一边救人,一边传播道家学说,所以这里也就有了上文提到的青城山。不过在张道陵羽化之前,依然念念不忘龙虎山,交待后人一定要重返龙虎山,因为那里有他的丹炉与信众。所以也就有了张天师后人一直世居龙虎山的故事!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先哲们无穷的智慧光芒,今天净果寺精选十条道家名言,和大家一起共勉圣贤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一,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庄子.人间世》

二,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三,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四,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列子.天瑞》

五,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三十八章》

六,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七,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八,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天地》

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十,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803747134132720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0 09: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四大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0 09: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崆峒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0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07:46 , Processed in 0.0702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