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850|回复: 1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3 19: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末清初之际,伴随着连年战乱和大移民的发展进程,四川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五方杂处、乡音混呈的局面。清代康雍年间,在这种特殊的人文背景之下,一个以高腔为标志性声腔的地方剧种,在广袤的巴蜀大地应运而生。此后,它以其独特的打击乐为纽带,逐步将四川化的昆腔、胡琴、弹戏及本土灯调融为一体,发展为覆盖四川全境及邻省部分地区的大剧种。这个剧种就是川剧。三百年来,这一剧种承中华戏曲之传统,融巴蜀艺术之精华,以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为文化特征,自立于中华民族的戏曲之林,成长为一枝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2.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3.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4.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5.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6.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7.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8.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9.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0.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1.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2.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3.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4.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5.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6.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7.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8.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19.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20.jpg



五腔兼备、雅俗共赏,简述川剧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21.jpg


因此,如何加大对川剧的扶持力度,切实搞好遗产保护、艺术改革,完善硬件设施,培育文化市场,努力改变川剧面临的日渐萎缩和逐步边缘化的不利局面,使之走上与其文化地位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已成为振兴川剧的当务之急。或许五至十年之后,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可以认为,振兴川剧的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40373767189304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3 1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7-15 20:04 , Processed in 0.06816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