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350|回复: 0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8 2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有一个特殊的兵种,库兵,是清朝所特有的。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1.jpg



其实,库兵即库丁,清朝以前就有,是指在府库中当差、打杂的人。那么,为什么又说是清朝特有,而且是一个特殊兵种呢?

原来,在清朝以前,老百姓交税都是交粮食,国库也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仓库的形式,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分门别类存放,有时候朝廷没钱给官员们发放俸禄了,看看国库里有什么就发什么,发粮食、发布匹充当工资的,历史上都有记载。

到了清初,康熙皇帝对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子雍正又在他老爹基础上实行了“摊丁入亩”,税收“一律征银”。这样,征收的碎银子不便直接上缴国库,要改铸成银锭上交,于是产生了制作银锭的铸工,这就是库兵。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2.jpg



《清会典事例·户部·库藏》记载:“库丁由八旗开散在库当差,仍准出入考试,与从前库丁贱役不同。”

《清史稿·志·七十九》记载:“康熙二十九年定三库(后库,缎匹库,染料库)。雍正十三年分建三库,改后库为银库。”

其实说起来,库兵和其他的八旗士兵从表面上看没什么两样,同食国家俸禄,工资标准也是一样的。

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又决定了他们不同于其他的八旗士兵,因为他们每天和白花花的银子打交道,为了防微杜渐,银库便制定了颇为奇特的规章制度:库兵进库前,要脱光自己的所有衣物,光着身子进入银库,然后再换上专门的库衣进行工作;离库时脱下库衣,裸体走出,在库吏的监视下,先跨过一条高板凳,双臂上抬使劲一拍,大喊一声“出来”。这样一整套动作做下来现场干净,才可以穿上来时所穿的衣服下班回家。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3.jpg



这跨板凳、抬手臂、双击掌、高声喊,就是为了表明体内、腋下、手里、嘴里没有夹带银子,出入清白。

但是,如此严格的检查还是无法杜绝库银丢失,以致日积月累,终于爆出了震惊朝野的道光年间户部亏空大案,经过道光皇帝的彻查,从嘉庆五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四十三年间清国库共亏空白银925万两。

这么多库银,用现代重型卡车拉的话,也需要好几十车,到底是怎么不翼而飞的呢?

经过进一步调查,终于真相大白,户部官员从上到下沆瀣一气,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利益集团,他们挖空了心思想尽了办法,发明了四种盗术让这些沉甸甸的白银插上了翅膀。仔细研究这四种盗术,哪一种都堪称独门绝技,让人惊掉下巴。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4.jpg


第一,肛门藏银。

库兵从小练就了一套用肛门夹物的功夫,他们先是练习夹鸡蛋,再随后鸭蛋、鹅蛋、铁球步步升级,神功上乘者一次可夹带大约十枚银锭,约百两左右。

《清代野记》(卷上三五)记载:“闻之此中高手,每次能夹江西圆锭十枚,则百金矣。”

每次入库前,库兵要提来木桶用清水洒尘,于是库兵将木桶改装成了底层有夹层的专用工具。在银库门前有一茅房,库兵将库银带出至此,泄出,埋好,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借助改装的木桶将银子运出。

用肛门藏银,这是不是就是“脏银”、“赃款”的最早出处呢,无从考证。

库银带出后,一条绳上的官员们就要坐地分赃,我五你三他二,甚至有些管库的高级官员也会参与。作为这个利益链条最重要一环的库兵,明知这样做对身体极度摧残,但是因为有丰厚的回报,还是要铤而走险,义无反顾。不但自己做,还要从小培养、训练自己的孩子,自己退休后选择接班人接着干。足见其中利益多么诱人。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5.jpg


第二,茶壶带银。

库兵入库允许自带茶水,出库时将茶壶盖儿拿下,茶壶底儿朝天往下一倒,就验过去了。他们就利用这茶壶又想出了一个偷盗的妙计。冬天里,库兵们会准备两只茶壶,一只装上水带进银库,将库银放入茶水中,待第二次入库时,茶壶里的水就冻瓷实了,银子冻在茶壶里,出库时拿着满壶的银子,像空壶一样往下一倒,就顺利地将库银带了出来。
第三,猴子盗银。

银库官员为了防止偷盗,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驯养了几只猴子,配合着库吏看守内库。库兵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摸清了猴子的脾性,慢慢教会了猴子吸食大烟,猴子上瘾后,再教它去偷银子回来换鸦片。这样,猴子就被几个库兵彻底控制了,成了库兵盗窃库银的帮凶。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6.jpg


第四,平码赚银。

清朝装库银用的麻袋是专用的,刷砂浆缝制,每条重15两,而每条麻袋能装库银1000两,这样每出库、入库1000两库银,就可以赚取15两银子,一直不断。只是,这一部分收入没有最底层库兵的份儿,全部进入了银库管理人员的腰包。

这样,各个环节的跑冒滴漏、中饱私囊,最终酿成了惊天的亏空。这已经不是几个人贪污的问题,而是封建专政的机制之弊。

欧阳昱《见闻琐录》记载:“户部银库,自乾隆时和珅当国后,即未清理。库内侵蚀,子而孙,孙而子,据为家资六十余年矣。自是逢御史查库,必进规银三千两,仆从门包三百两,日积月久,习以为常。”

于是,这种查库机制便成了一种摆设,甚至成了这种时弊的保护伞。大清王朝则如同朽木,表面枝繁叶茂,内里却是在这些蛀虫的啃噬下越来越空虚,已经接近了枯死的边缘。

揭秘清朝一个特殊兵种的4个独门绝技-7.jpg



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小鱼,欢迎朋友们的批评斧正。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我属鱼没脑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8307971338770846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14 08:48 , Processed in 0.08185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